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国际经济学(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东开放大学国际经济学(本)期末考试学习笔记
——试卷结构、重点考点与答题技巧
一、试卷结构分析
广东开放大学国际经济学(本科)期末考试通常包含以下题型,考生需根据分值分配合理规划复习重点:
1. 单项选择题(20题×2分=40分)
- 考察基础概念、理论名称、公式计算等。
- 例: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谁?(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俄林 D. 凯恩斯)
- 答案:B
2. 简答题(4题×5分=20分)
- 要求简明扼要地解释核心理论或政策,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汇率决定理论等。
3. 计算题(2题×10分=20分)
- 涉及贸易余额计算、汇率换算、国际收支调整等。
- 例:假设某国出口额为1000亿美元,进口额为800亿美元,试计算其贸易差额。
- 答案:贸易差额=出口-进口=200亿美元(顺差)。
4. 论述题(1题×20分)
- 结合案例或政策分析,如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如RCEP)的意义等。
二、核心考点与高频知识点
1. 国际贸易理论
-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
- 核心观点: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实现双赢。
- 例题:若A国生产1单位X商品需5小时,B国需8小时;生产Y商品A国需4小时,B国需2小时。问两国应如何分工?
- 答案:A国生产Y(绝对优势),B国生产X(相对劣势较小)。
-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
- 核心公式:两国根据机会成本差异进行专业化分工。
- 例题:计算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机会成本并判断贸易模式。
- 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要点:国家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商品(如劳动力充裕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 国际金融与汇率理论
- 汇率决定理论
- 购买力平价(PPP):汇率由两国物价水平决定,公式:\( S = \frac{P_{\text{国内}}}{P_{\text{国外}}} \)。
- 利率平价理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
- 国际收支平衡表
- 构成:经常账户(贸易、服务、转移支付)、资本与金融账户、误差与遗漏项。
- 调整政策:吸收分析法、货币分析法。
3. 国际贸易政策
-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 关税的福利效应(生产者、消费者、政府收益与社会福利损失)。
- 非关税壁垒:配额、进口配额、技术标准等。
- 贸易政策工具
- 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倾销与反倾销措施。
4.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类型:自由贸易区(FTA)、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如欧盟)。
- 优势: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政治合作。
5.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小国开放经济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差异。
- 三元悖论(不可能三角)
- 自由资本流动、固定汇率、独立货币政策三者不可兼得。
三、高频考点例题与参考答案
例题1:简答题(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政策)
问题:解释国际收支逆差的两种主要调整政策,并分析其适用条件。
答案:
1. 支出调整政策:通过紧缩性财政或货币政策减少总需求(如提高利率、削减政府支出),降低进口需求。
2. 支出转换政策:通过本币贬值(汇率政策)或贸易保护措施(关税、配额)直接改善贸易条件。
适用条件:
- 支出调整需考虑国内经济状况(如失业率);
- 支出转换在资本流动性低时更有效。
例题2:计算题(汇率与贸易余额)
问题:假设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价格为100元人民币,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1。若人民币升值至6.5:1,且美国进口需求弹性为-2,计算出口量变化百分比。
答案:
1. 原价格:\( \frac{100}{7} \approx 14.29 \)美元;
2. 新价格:\( \frac{100}{6.5} \approx 15.38 \)美元;
3. 价格变动率:\( \frac{15.38-14.29}{14.29} \approx 7.6\% \)(升值导致出口价格上涨);
4. 需求量变动率:\( -2 \times 7.6\% = -15.2\% \)(出口量下降15.2%)。
例题3:论述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问题: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如RCEP)对成员国经济的利弊。
答案:
利:
1. 贸易创造效应:成员国间贸易成本降低,扩大市场;
2. 投资增加:资本流动便利化促进区域产业链整合;
3. 政治稳定:合作机制减少贸易摩擦,增强地缘政治影响力。
弊:
1. 贸易转移效应:可能牺牲与非成员国的原有贸易利益;
2. 政策协调成本:统一标准(如环保、劳工)可能增加企业负担;
3. 收入分配不均:部分产业可能因竞争加剧而受损。
四、复习建议与注意事项
1. 重点章节:
- 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汇率决定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 计算题技巧:
- 熟记公式(如PPP、贸易差额计算),注意单位换算(如汇率的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
3. 论述题策略:
- 结合理论框架(如三元悖论)分析案例,强调逻辑连贯性与实际应用。
4. 易错点提醒:
- 区分“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 区分“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
- 汇率升值对出口的影响需考虑价格弹性。
五、模拟试卷与答案(节选)
简答题(5分):
问题:解释“三元悖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现实中的体现。
答案:
- 三元悖论:开放经济下,一国无法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独立货币政策。
- 举例:2015年“8·11汇改”后,中国为维持汇率稳定(固定汇率),不得不收紧资本管制(放弃资本自由流动)。
通过系统梳理核心考点、高频题型及答题逻辑,考生可针对性强化复习,提升应试能力。建议结合教材与课程视频反复巩固理论,并通过模拟题检验知识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