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安徽开放大学国际法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份针对安徽开放大学国际法期末考试的复习笔记,结合考试常见题型和知识点整理而成,供参考学习:
安徽开放大学国际法期末考试复习笔记
一、试卷结构与题型分析
安徽开放大学国际法期末考试通常包含以下题型:
1. 名词解释(约4-5题,每题5分)
2. 简答题(约3-4题,每题10分)
3. 论述题(1-2题,每题20分)
4. 案例分析题(1题,约20分)
5. 选择题/判断题(部分试卷可能包含,约10-15分)
二、重点知识点梳理
1. 国际法的基本概念
- 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国际组织间以及国际法主体间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 国际法的渊源:
- 条约(国际法最主要的渊源);
- 习惯国际法(长期、一致的国家实践与法律确信);
- 一般法律原则(各国法律体系共有的原则,如诚实信用、善意履行义务);
- 司法判例与权威公法学家学说(辅助性渊源)。
2. 国际法主体
- 国际法主体资格:国家是国际法的主要主体,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民族解放组织(特定条件下)也可成为国际法主体。
- 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性管辖、普遍管辖)。
3. 条约法
- 条约的定义:国际法主体间以书面形式缔结并受国际法支配的国际协议。
- 条约的生效与终止:
- 生效条件:签署、批准、接受、认可;
- 终止原因:期满、协议终止、违反条约、情势变迁、根本违约(《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60条)。
- 条约的保留:一国对条约某些条款提出保留,其他缔约国可接受或反对。
4. 国际组织法
- 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可缔约、起诉、拥有财产等。
-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大会、安理会、秘书处、国际法院(ICJ)等。
-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自愿管辖(国家同意)、协定管辖(条约规定)。
5. 国际争端解决
-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3款)。
- 争端解决方式:
- 政治方法:谈判、斡旋、调停、调查;
- 法律方法:仲裁、国际法院诉讼(ICJ)、国际刑事法院(ICC)。
- 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对非争端案件的法律意见,无约束力。
6. 国际人权法
- 核心公约:
- 《世界人权宣言》(1948);
-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
-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CESCR)。
-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程序(如特别报告员)、条约机构(如人权事务委员会)。
7. 国际人道法
- 适用范围:武装冲突期间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
- 基本原则:
- 区分原则(区分战斗员与平民);
- 比例原则(禁止过度武力);
- 禁止不必要痛苦原则(禁止使用毒气、滥杀性武器)。
- 日内瓦四公约(1949年)及《第一附加议定书》(1977年)。
8. 国际刑法
- 国际刑事法院(ICC):管辖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
- 属地管辖与属人管辖:ICC对缔约国领土内或缔约国国民所犯罪行有管辖权。
9.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 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
- 人身和财产不可侵犯;
- 司法和行政管辖豁免;
- 免纳捐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 领事职务:保护派遣国国民、促进商业与友好关系、办理公证认证等。
10. 国际环境法
- 核心原则: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BDR);
- 预防原则(《里约宣言》第3条);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重要公约: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 《巴黎协定》;
-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三、高频考点与答题技巧
1. 名词解释
- 关键点:定义+核心特征+法律依据(如引用公约或案例)。
- 示例:
“国际法”:调整国际法主体间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以国家为主体,以条约和习惯法为主要渊源,强调主权平等原则。
2. 简答题
- 答题结构:分点作答,逻辑清晰,结合定义、原则或案例。
- 示例:
“简述条约的保留制度”
(1)保留是缔约国对条约某些条款提出限制或排除适用的单方声明;
(2)需符合条约条款或缔约目的;
(3)其他缔约国可接受、反对或保留;
(4)《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19-23条对此有详细规定。
3. 论述题
- 要求:综合分析,结合理论与实践,引用具体条款或案例。
- 示例:
“论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及其局限性”
(1)管辖权类型:自愿管辖、协定管辖;
(2)法律依据:《联合国宪章》第93条、《国际法院规约》第36条;
(3)局限性:国家同意原则导致强制管辖缺失,少数国家不接受管辖(如美国退出ICJ强制管辖)。
4. 案例分析题
- 步骤:
(1)识别案件涉及的国际法规则;
(2)分析事实与法律要件的对应关系;
(3)引用具体条款或判例支持结论。
- 示例:
“某国在公海扣押悬挂他国国旗的船只,声称其涉嫌贩卖毒品,是否合法?”
(1)公海管辖权:沿海国无普遍管辖权,但可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0条对贩毒等特定犯罪行使普遍管辖;
(2)需符合“明显证据”标准,并与船旗国协商;
(3)若未满足条件,扣押行为可能违反国际法。
四、参考答案示例
1. 名词解释(条约的保留)
> 答案: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或加入条约时,对条约某些条款提出限制或排除适用的单方声明。保留需符合条约条款或缔约目的,其他缔约国可接受、反对或提出保留。保留的效力取决于其他缔约国的接受情况,若未被反对,则保留国与接受国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约条款。保留制度体现了国家主权原则,但可能影响条约的统一性。
2. 简答题(国际法基本原则)
> 答案:国际法基本原则包括:
>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2)禁止使用武力原则;
>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 (4)不干涉内政原则;
> (5)国际合作以促进国际法原则。
> 这些原则具有强行法性质,不得随意更改,构成国际法体系的核心框架。
3. 案例分析题(国家豁免问题)
> 案例:甲国在乙国法院起诉甲国国家银行违约,甲国主张国家豁免。
> 分析:
> (1)根据《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国家行为分为“商业行为”与“政府行为”;
> (2)若甲国银行的违约属于商业行为,乙国法院可行使管辖权;
> (3)若甲国主张绝对豁免,则需参考其国内法立场;
> (4)最终需结合甲国是否签署《公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