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甘肃开放大学证据学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甘肃开放大学《证据法》期末考试学习笔记
一、课程概述
1. 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证据法
- 学分:3学分
- 教学目标:掌握证据法的基本理论、证据种类、证据规则、证据收集与运用方法,培养法律实务中证据分析能力。
- 教材与参考资料:
- 教材:《证据法学》(甘肃开放大学指定教材)
- 参考文献:《刑事证据规则与实务》《民事诉讼证据适用指南》
2. 课程重点内容
- 核心知识点:
1. 证据的法定种类(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
2.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区别。
3. 证据规则(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佳证据规则)。
4. 刑事与民事证据的差异。
5. 电子数据的取证与认证。
6.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二、期末考试分析
1. 考试形式与题型分布
-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题型结构:
| 题型 | 分值 | 考察重点 |
|-||--|
| 单选题 | 20分 | 基础概念、证据规则 |
| 多选题 | 20分 | 综合知识点(如证据能力、证明标准)|
| 简答题 | 30分 | 核心理论(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 案例分析题 | 30分 | 实务应用(证据收集、举证责任等) |
2. 常考知识点与高频考点
- 高频考点:
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诉讼中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实物证据的排除条件。
2. 举证责任分配: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及例外(如医疗纠纷、劳动争议)。
3. 电子数据的证据效力:电子数据的固定、提取、认证流程。
4. 证人证言的审查:证人资格、证言的可信度判断标准。
5. 证明标准的差异:刑事“排除合理怀疑”与民事“高度盖然性”的区别。
三、复习建议
1. 复习策略
- 重点章节优先:
- 重点章节包括“证据的种类与分类”“证据规则”“刑事与民事证据差异”。
- 通过思维导图梳理证据法框架,明确各知识点逻辑关系。
- 案例结合理论:
- 结合教材案例(如“张三故意杀人案”中物证的收集程序问题)分析证据合法性。
- 自行设计案例,模拟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
- 错题整理:
- 整理往届考试中高频错误点(如混淆“证据能力”与“证明力”概念)。
2. 应试技巧
- 单选题:注意选项中的绝对化表述(如“必须”“绝对”),此类选项多为干扰项。
- 多选题:采用“排除法”,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再分析剩余选项的关联性。
- 案例分析题:
1. 明确题干中的争议焦点(如证据是否合法、举证责任归属)。
2. 分步骤作答:先引用法条(如《刑事诉讼法》第56条),再结合案情分析。
3. 使用“总—分—总”结构,确保逻辑清晰。
四、参考答案示例
1. 单选题示例
题目:以下哪项属于刑事诉讼中应当排除的非法证据?
A. 通过刑讯逼供获得的被告人供述
B. 证人因威胁而作出的证言
C. 违反程序但未影响公正的物证
D. 未经质证的书证
答案:A、B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6条,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供述和证言均应排除;C选项若未影响公正性则不必然排除;D选项涉及质证程序问题,但未直接涉及非法取证。
2. 简答题示例
题目:简述“最佳证据规则”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参考答案:
- 内容:当原件或原物存在时,复制件或复制品不得单独作为证据使用。
- 适用条件:
1. 证据形式为文书、录音、录像等可复制的材料。
2. 原件或原物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如灭失、持有者拒绝提供)。
3. 复制件需经合法程序制作并经质证。
3. 案例分析题示例
题目:某刑事案件中,侦查人员未出示搜查证即扣押了嫌疑人手机中的聊天记录。问:该电子数据能否作为定案依据?
参考答案:
1.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6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第138条(搜查需出示搜查证)。
2. 分析:
- 侦查人员未依法出示搜查证,程序违法。
- 若聊天记录内容与案件无关,可能不适用排除规则;但若内容关键且程序严重违法,应排除。
3. 结论:需结合具体案情,若程序违法导致证据真实性存疑或严重损害当事人权利,则应排除。
五、总结与建议
- 总结:证据法考试注重理论与实务结合,需重点掌握证据规则、案例分析逻辑及法条引用能力。
- 考前冲刺:
1. 通读教材目录,强化知识点框架。
2. 完成往届试卷(至少3套),分析错题规律。
3. 关注司法解释动态(如最新电子数据取证规则)。
附:考试注意事项
- 携带身份证、学生证及黑色签字笔。
- 案例分析题需分点作答,避免大段文字堆砌。
- 时间分配建议:单选题20分钟,多选题30分钟,简答题40分钟,案例分析题30分钟。
通过系统复习与针对性练习,可有效提升考试通过率。祝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