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实务专题讲座作业答案
以下是一篇关于广东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实务专题讲座的学习笔记,供参考和学习:
广东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实务专题讲座学习笔记
一、讲座背景与主题
1.1 背景
本次专题讲座由广东开放大学社会工作系主办,邀请了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专家李XX教授主讲,主题为“社会工作实务中的社区治理与资源整合”。讲座聚焦广东地区社会工作实务的热点问题,结合本土案例,探讨如何在社区服务中有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目标
- 理解广东社会工作实务的特殊性(如城乡差异、流动人口问题、政策环境等)。
- 掌握社区治理中的资源整合技巧。
- 学习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具体案例。
二、核心内容与知识点梳理
2.1 社会工作实务的本土化挑战
2.1.1 广东社会工作实务的特殊性
- 人口流动性高:广东作为全国人口流动大省,流动人口占比大,需重点关注其社会融入问题。
- 城乡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的资源分配差异显著,需因地制宜设计服务方案。
- 政策支持与限制:广东省政府近年推动“双百工程”,但基层资源不足、社工专业认同度低等问题仍存在。
2.1.2 社工实务中的常见问题
- 服务对象需求多样化:社区居民需求涵盖教育、就业、心理健康、家庭矛盾等,需精准识别与分类。
- 跨部门协作困难:社工需与政府、企业、NGO等多方合作,但沟通机制不完善。
- 资源有限性:资金、人力、政策支持的不足制约服务效果。
2.2 社区治理中的实务技巧
2.2.1 生态系统理论的应用
- 微观-宏观联动:从个人、家庭、社区到政策层面分析问题,例如:为流动儿童提供课后辅导(微观)的同时,推动政府完善教育政策(宏观)。
- 环境改造策略:通过社区环境改善(如公共空间优化、社区活动组织)促进居民参与。
2.2.2 资源整合的“三步法”
1. 需求评估:通过问卷、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明确社区的核心需求。
2. 资源地图绘制:梳理社区内可利用的资源(如居委会、企业、学校、志愿者等),并分析其可用性。
3. 多方联动机制:建立社工、社区、政府、企业等多方协作平台,例如:通过“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吸引企业赞助。
2.2.3 社区动员与参与
- 优势视角:挖掘社区内潜在的积极力量(如本地能人、热心居民),而非仅关注问题。
- 参与式方法:采用“社区议事会”“居民代表选举”等方式,提升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决策权。
- 案例:广州市某城中村的垃圾分类项目
社工通过组织居民成立环保小组,联合街道办提供资金支持,最终实现垃圾分类参与率从30%提升至80%。
2.3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2.3.1 保密原则与社区公开
- 矛盾点:社工在个案服务中需保护隐私,但在社区治理中需公开信息推动合作。
- 解决策略:通过匿名化处理、与服务对象协商、明确信息共享边界等方式平衡。
2.3.2 专业干预与政策限制
- 案例:某社区社工发现孤寡老人因户籍问题无法享受本地福利,但政策短期内无法改变。
- 应对方法:
- 短期:链接慈善组织资源提供临时援助。
- 长期:通过政策倡导推动制度优化。
2.4 广东本土实务案例分析
2.4.1 案例一:珠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支持
- 问题:流动儿童因户籍限制难以进入公立学校,家庭教育支持不足。
- 社工介入:
- 与教育局协商,推动“异地中考”政策试点。
- 联合企业设立奖学金,组织周末学习小组。
- 开展亲子工作坊,改善家庭沟通。
- 成效:流动儿童学业成绩提升,部分家庭成功申请到本地教育资源。
2.4.2 案例二:粤北农村留守老人关怀项目
- 问题:留守老人孤独感强,缺乏医疗与生活照料。
- 社工介入:
- 建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鼓励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
- 联合卫生部门开展定期义诊,培训村民基础急救技能。
- 通过社区活动(如广场舞、棋牌室)减少老人孤独感。
- 成效:老人心理健康指数改善,社区互助网络初步形成。
三、作业思考与答案要点(参考)
3.1 作业题目预设
假设本次作业题目为:“结合广东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如何运用生态系统理论解决社区资源整合问题。”
3.2 答题思路与框架
3.2.1 理论结合实践
- 生态系统理论核心: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多层次干预。
- 广东案例关联:
- 微观层面:关注个体需求(如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
- 中观层面:联动社区组织(如居委会、学校、企业)。
- 宏观层面:推动政策倡导(如户籍制度改革)。
3.2.2 具体分析步骤
1. 需求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流动儿童教育需求,明确微观层面问题。
2. 资源识别:绘制社区资源地图,发现企业赞助、学校闲置场地、志愿者资源。
3. 环境干预:
- 与学校合作开放课后学习空间(中观)。
- 争取企业赞助购买教具(微观资源支持)。
- 倡导政府优化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宏观)。
4. 效果评估:跟踪服务后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及政策反馈。
3.2.3 注意事项
- 本土化调整:需考虑广东城乡差异,避免直接套用其他地区模式。
- 伦理考量:资源整合过程中需尊重服务对象隐私,避免利益冲突。
3.3 其他可能的作业方向
1.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政策倡导技巧
- 参考案例:如何推动“双百工程”在基层落地?
- 答题要点:政策分析、利益相关者沟通、试点项目设计。
2. 危机干预在社区实务中的应用
- 参考案例:城中村拆迁引发的居民冲突。
- 答题要点:危机评估、情绪疏导、资源快速链接、多方协商机制。
3.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跨文化沟通
- 参考案例:广东多民族社区的融合问题。
- 答题要点:文化敏感性培训、建立文化桥梁、促进资源共享。
四、个人反思与总结
4.1 学习收获
- 资源整合的重要性:社工需具备“资源侦探”能力,善于挖掘和链接多方资源。
- 本土化实践的关键:广东地区社会工作需结合地方政策(如“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工程)设计服务,避免理论脱离实际。
- 伦理与效率的平衡: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工需在遵守伦理规范的同时,高效解决问题。
4.2 不足与改进方向
- 案例深度不足:讲座中案例多为成功经验,但未详细分析失败案例或干预中的具体困难。
- 改进:建议后续实践时关注干预过程中的挫折与应对策略。
- 政策细节缺失:部分政策(如“双百工程”)的具体实施流程未展开说明。
- 改进:需进一步查阅广东省民政厅相关政策文件,结合实务操作理解。
五、参考资料与延伸阅读
1. 《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20-2030年)》
- 理解政策背景与发展方向。
2. 《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指南》
- 学习资源整合与社区动员的具体方法。
3. 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官网案例库
- 查看更多本土实务案例,分析其模式与成效。
六、作业完成建议
1. 结构清晰:分点论述理论、案例、方法,避免内容混杂。
2. 结合本土:引用广东地区的政策或案例,体现地域特色。
3. 批判性思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