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题库网

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真题库|作业答案|复习资料一站式下载平台

广东开放大学世界经济(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5-26 02:54:02 浏览:5次 评论:0
摘要:广东开放大学世界经济(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广东开放大学《世界经济(本)》课程的期末复习笔记,结合了课程核心知识点、可能的考试题型及备考建议。建议结合教材和课堂讲义进行系统复习。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
扫码关注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世界经济(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广东开放大学《世界经济(本)》课程的期末复习笔记,结合了课程核心知识点、可能的考试题型及备考建议。建议结合教材和课堂讲义进行系统复习。

广东开放大学《世界经济(本)》期末复习笔记

一、核心知识点梳理

1. 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

- 核心概念:

- 国际分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和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理解国际分工的形成与作用。

- 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如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当代贸易政策(保护贸易主义 vs 自由贸易)。

- 国际资本流动:直接投资(FDI)、间接投资(证券投资)、跨国公司的作用与影响。

- 汇率与国际收支: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平衡表、贸易顺差与逆差的调整政策。

- 重点理论:

-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转移案例(如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

- 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GVC)的形成与中国的角色(如“一带一路”倡议)。

2.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核心概念:

- 经济全球化:表现(生产、金融、技术全球化)、动因(技术进步、跨国公司)、挑战(收入差距、环境问题)。

- 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如欧盟、东盟);中国参与的区域合作(RCEP、粤港澳大湾区)。

- 全球化进程中的南北关系:南北差距、南南合作(如金砖国家)。

- 重点案例:

- 欧盟的经济整合与欧元危机分析。

- 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及当前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

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

- 核心概念:

- 中心-外围理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差异。

- 南北经济合作: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援助与投资。

-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路径: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如东亚模式)。

- 重点问题:

-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全球化中的“依附性”挑战?

-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

4. 国际金融体系

- 核心概念:

- 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体系、IMF与世界银行的作用。

- 国际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国际债券市场、离岸金融中心(如香港)。

- 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应对。

- 重点分析:

- 比较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

- 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如IMF、世界银行)的功能与改革方向。

5. 中国经济的开放与融入

- 核心概念:

- 改革开放历程:从特区(深圳)到自贸区(上海)的开放路径。

- “一带一路”倡议:战略目标、实施成效及争议。

-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案例分析。

-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

- 重点问题:

- 中国如何通过自贸区推动制度型开放?

- 粤港澳大湾区对广东及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

6. 当前全球经济热点问题

- 核心概念:

- 逆全球化趋势: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如中美贸易战)。

- 气候变化与绿色经济:碳关税、碳中和目标对国际贸易的冲击。

- 数字经济:数字贸易规则、数据跨境流动、数字货币(如Libra、数字人民币)。

- 地缘经济竞争:技术脱钩、供应链重构(如芯片产业链)。

- 重点案例: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 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与重构。

二、常见考试题型与答题思路

1. 简答题(约20分)

- 例题: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主要动因。

- 答题要点:

- 表现: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贸易全球化(WTO)、金融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

- 动因:科技进步(互联网、交通)、跨国公司扩张、各国政策推动(如区域自贸协定)。

2. 论述题(约30分)

- 例题:分析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答题思路:

- 发展:出口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进口结构优化、贸易政策调整。

- 影响:推动全球产业链分工、促进多边贸易体系发展、但也引发贸易摩擦。

- 案例: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与解决方案。

3. 案例分析题(约25分)

- 例题: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分析其对沿线国家及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 答题要点:

- 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开放、技术转移。

- 对中国:扩大出口市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影响力。

- 挑战:地缘政治风险、债务可持续性问题。

4. 计算题(约15分)

- 例题:假设某国出口额为5000亿美元,进口额为4500亿美元,计算其贸易差额并分析其经济含义。

- 解答:

- 贸易差额 = 出口 - 进口 = 500亿美元(顺差)。

- 分析:顺差可能带来外汇储备增加,但需注意贸易失衡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三、高频考点与备考建议

1. 高频考点

- 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

- 区域经济一体化(RCEP、欧盟)。

- 中国经济开放政策(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

-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矛盾。

- 绿色经济与碳关税。

2. 备考建议

- 理论结合案例:多联系实际案例(如中美贸易、欧盟碳关税)分析理论应用。

- 关注时事热点:结合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如俄乌冲突对能源贸易的影响、AI对产业格局的冲击)。

- 图表分析:熟悉国际贸易数据、汇率波动曲线、区域经济合作地图等。

- 重点章节:教材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第5章(国际金融体系)、第8章(中国经济开放)。

四、参考答案示例(部分)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需结合教材细节完善)

1. 简述国际分工的类型。

- 答案:

- 垂直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产业分工(如发达国家出口高端制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材料)。

- 水平型国际分工:同类产品或产业在发达国家间的分工(如汽车、电子产品的跨国生产)。

- 混合型国际分工:两种类型的结合,体现全球化背景下分工的复杂性。

2. 论述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影响。

- 答案:

- 积极影响:吸引外资、技术转移、扩大市场、促进产业升级。

- 消极影响:经济依附性增强、产业竞争力受冲击、金融风险加剧(如热钱流动)。

- 案例:东南亚国家通过融入全球产业链实现经济增长,但面临技术“锁定”风险。

3. 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挑战。

- 答案:

- 现状: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跨境贸易结算占比提升,离岸市场(如香港)发展迅速。

- 挑战: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金融市场深度不足、美元霸权地位的制约。

- 对策:深化金融改革、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

五、复习资源推荐

1. 教材:《世界经济概论》(广东开放大学指定教材)。

2. 补充材料:

-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2023年报告。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关于汇率政策的最新分析。

-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数据。

3. 练习题:通过往期试题(非答案)熟悉题型,重点训练论述题的逻辑与案例结合能力。

六、注意事项

- 避免死记硬背:注重理论逻辑与现实

文章目录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