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江苏开放大学刑法学作业答案
刑法学
学校: 无
平台: 江苏开放大学
题目如下:
1. 甲、乙夫妇因8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一天,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毒鼠强”时被乙看到,乙说:“这是毒药吧,你给他喝呀?”见甲不说话,乙叹了口气后就走开了。毒死儿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
B.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C.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无罪
D.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遗弃罪
答案: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2. 甲系海关工作人员,被派往某国考察。甲担心自己放纵走私被查处,拒不归国。为获得庇护,甲向某国难民署提供我国从未对外公布且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海关数据。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构成叛逃罪
B. 即使《刑法》分则对叛逃罪未规定剥夺政治权利,也应对甲附加剥夺1年以上5年以下政治权利
C. 甲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 对甲不应数罪并罚
答案: 对甲不应数罪并罚
3.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乙明知黄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仍按黄某要求为其收取毒品原植物的种子。二人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共犯
B. 丙明知李某低价销售的汽车系盗窃所得,仍向李某购买该汽车。二人之间存在共犯关系
C. 丁系国家机关负责人,召集领导层开会,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私分给全体职工。丁和职工之间存在共犯关系
D. 甲为劫财将陶某打成重伤,陶某拼死反抗。张某路过,帮甲掏出陶某随身财物。二人构成共犯,均须对陶某的重伤结果负责
答案: 乙明知黄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仍按黄某要求为其收取毒品原植物的种子。二人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共犯
4.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B. 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C. 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D. 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答案: 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5. 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甲应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A. 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B. 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 破坏交通设施罪
D. 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答案: 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6. 甲潜入赵家客厅盗窃财物时,惊醒了在卧室里睡觉的赵某,甲逃跑时与过来查看的赵某相撞,致赵某倒地并受重伤。对甲应
A. 按照盗窃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罚
B. 按照盗窃罪的转化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C. 按照抢夺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吸收犯择一重罪处罚
D. 按照盗窃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数罪并罚
答案: 按照盗窃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数罪并罚
7. 关于罪数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丙非法行医3年多,导致1人死亡、1人身体残疾。丙的行为既是职业犯,也是结果加重犯
B. 丁在绑架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将其杀死,对丁不应当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
C. 甲在车站行窃时盗得一提包,回家一看才发现提包内仅有一支手枪。因为担心被人发现,甲便将手枪藏在浴缸下。甲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D. 乙抢夺他人手机,并将该手机变卖,乙的行为构成抢夺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 下列关于刑法中法条竞合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行贿罪与受贿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B. 法条竞合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些条文之间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关系
C. 对法条竞合关系的处理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依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适用特别法条
D. 诈骗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 《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对于本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无论是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实施了犯罪,还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都能适用该款前段的规定
B. 该款中的“犯罪”并无限定,既包括一般犯罪,也包括特殊身份的犯罪,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
C. 该款规定意味着教唆犯也可能是从犯
D. 唆使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因而属于间接正犯的情形时,也应适用该款后段的规定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 甲、乙共谋行抢。甲在偏僻巷道的出口望风,乙将路人丙的书包(内有现金一万元)一把夺下转身奔逃,丙随后追赶,欲夺回书包。甲在丙跑过巷道口时突然伸腿将丙绊倒,丙倒地后摔成轻伤,甲、乙乘机逃脱。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A. 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乙构成抢夺罪
B. 甲构成抢劫罪,乙构成抢夺罪
C. 甲、乙均构成抢夺罪
D. 甲、乙均构成抢劫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C.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D.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 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
B. 有的教唆犯是主犯,但所有的帮助犯都是从犯
C. 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但可能是帮助犯
D. 甲唆使不满16周岁的乙强奸妇女丙,但乙只是抢夺了丙的财物一万元后即离开现场,甲应成立强奸罪、抢夺罪的教唆犯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 下列关于罚金的表述,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是
A. 应根据犯罪情节,决定判处罚金的数额
B. 对未成年人判处的罚金,不得由其监护人垫付
C. 是否判处罚金,不应考虑犯罪人的经济条件
D. 对累犯应当并处罚金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 甲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其应适用的主刑幅度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甲的追诉时效期限为
A. 10年
B. 5年
C. 15年
D. 20年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5.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使用暴力强迫赵某与自己进行商品交易,造成赵某重伤。对甲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与强迫交易罪实行并罚
B. 乙借用李某的摩托车后藏匿不想归还。李某要求归还时,乙谎称摩托车被盗。乙欺骗李某的行为不单独构成诈骗罪
C. 丙为杀人而盗窃枪支,未及实施杀人行为而被抓获,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预备)罪与盗窃枪支罪的想象竞合犯
D. 丁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属于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吸收犯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6.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双方行为人构成共同犯罪?
A. 丁帮助组织卖淫的王某招募、运送卖淫女
B. 丙送给国家工作人员10万元钱,托其将儿子录用为公务员
C. 乙明知赵某已结婚,仍与其领取结婚证
D. 甲见卖淫秽影碟的小贩可怜,给小贩1000元,买下200张淫秽影碟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7. 关于共同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教唆赵某入户抢劫,但赵某接受教唆后实施拦路抢劫。甲是抢劫罪的共犯
B. 丙以为钱某要杀害他人为其提供了杀人凶器,但钱某仅欲伤害他人而使用了丙提供的凶器。丙对钱某造成的伤害结果不承担责任
C. 乙为吴某入户盗窃望风,但吴某入户后实施抢劫行为。乙是盗窃罪的共犯
D. 丁知道孙某想偷车,便将盗车钥匙给孙某,后又在孙某盗车前要回钥匙,但孙某用其他方法盗窃了轿车。丁对孙某的盗车结果不承担责任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8. 丁某教唆17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B. 丁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
C. 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
D. 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9. 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周某的朋友高某正好经过此地,高某得知真相后应周某的要求提供照明,使周某顺利地将王某钱包拿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高某与周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B. 周某构成抢劫罪,高某构成盗窃罪,属于共同犯罪
C. 周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D. 高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0. 下列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的有
A. 丙在抢劫财物之后,为防止被害人报案,将其杀死
B. 甲持刀拦路抢劫,杀死被害人后取走其财物
C. 丁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杀死被害人后取走其财物
D. 乙将仇人杀死后,顺手拿走其身上的3000元现金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1.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进行爆炸,结果将丙的妻子丁炸死,但丙安然无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乙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B. 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 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D. 乙对丙成立爆炸罪,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2. 甲欲去乙的别墅盗窃,担心乙别墅结构复杂难以找到贵重财物,就请熟悉乙家的丙为其标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价值100万元的珠宝,即携珠宝逃离现场。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甲、丙构成盗窃罪的共犯,甲是主犯,丙是帮助犯
B. 即便甲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丙也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C. 丙不构成犯罪,因为客观上没能为甲提供实质的帮助
D. 甲构成盗窃罪,入户盗窃是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3. “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 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法( 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 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 的罪刑法定)。”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 )
A. 事前--成文--确定--严格
B. 事前--确定--成文--严格
C. 事前--严格--成文--确定
D. 事前--成文--严格--确定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4. ①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②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③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④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第①句正确,其他错误
B. 第②句正确,其他错误
C. 第③句正确,其他错误
D. 第④句正确,其他错误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5.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 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6. 李某毕业回国后从甲国邮购大量“快乐草”卖给吸毒人员,获利数十万元,后被警方查获。经鉴定,李某所销售的“快乐草”系毒品。李某辩称:①自己具有甲国永久居留权,因而享有外交豁免权;②不清楚“快乐草”成分,没有贩毒故意;③吸食、售卖“快乐草”在甲国合法,因此也不违反中国刑法;④即使“快乐草”是毒品,也应当按照纯度折算数量。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上述辩解( )。
A. ①③成立
B. ②③成立
C. ②④成立
D. 均不成立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7.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规定的是( )。
A.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而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应适用我国刑法
B. 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应依照我国刑法追究
C. 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应适用我国刑法
D. 犯罪行为没有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不应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8. 下列致人死亡的情形中,甲构成正当防卫的是( )。
A. 张某入户盗窃甲的财物,被甲发现,甲将其打死
B. 王某持刀行凶,砍伤路人甲,甲情急之下推倒王某,致其被驶来的汽车轧死
C. 李某到债务人甲家里闹事,并限制甲的自由,甲气愤之下持刀将李某捅死
D. 赵某在深夜的巷子里走在甲的身后,甲以为赵某要对自己实施侵犯而将其打死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9. 甲对正在实施一般伤害的乙进行正当防卫,致乙重伤(仍在防卫限度之内)。乙已无侵害能力,求甲将其送往医院,但甲不理会而离去。乙因流血过多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的不救助行为独立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 甲的不救助行为独立构成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罪
C. 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D. 甲的行为仅成立正当防卫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0. 乙基于强奸故意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甲出于义愤对乙进行攻击,客观上阻止了乙的强奸行为。 观点: ①正当防卫不需要有防卫认识 ②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认识,即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③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意志,即只要求防卫人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 ④正当防卫既需要有防卫认识,也需要有防卫意志 结论:( )
A. 甲成立正当防卫
B. 甲不成立正当防卫
C. 观点②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
D. 观点①观点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③与B结论对应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1. 甲乙两家有仇。某晚,两拨人在歌厅发生斗殴,甲、乙恰巧在场并各属一方。打斗中乙持刀砍伤甲小臂,甲用木棒击中乙头部,致乙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属于正当防卫
B. 属于紧急避险
C. 属于防卫过当
D. 属于故意杀人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2.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 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
B. 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
C. 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
D. 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侵害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3. 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属于正当防卫
B. 属于紧急避险
C. 构成抢夺罪
D. 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4. 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法令行为
B. 紧急避险
C. 正当防卫
D. 自救行为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5. 关于排除犯罪的事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以外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均属防卫过当
B. 由于武装叛乱、暴乱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而非危害人身安全犯罪,所以,对于武装叛乱、暴乱犯罪不可能实行特殊正当防卫
C. 放火毁损自己所有的财物但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属于排除犯罪的事由
D. 律师在法庭上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已泄露他人隐私的,属于紧急避险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6.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 )
A.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 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7. 甲与素不相识的崔某发生口角,推了他肩部一下,踢了他屁股一脚。崔某忽觉胸部不适继而倒地,在医院就医时死亡。经鉴定,崔某因患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B. 甲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意外事件
C. 甲的行为与崔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客观事实
D. 甲主观上对崔某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8. 下列法律法规中,属于我国刑法渊源的有(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C. 票据法中关于票据诈骗的刑事责任的规定
D. 国务院行政法规中关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9. 下列选项中,属于刑法立法解释的有(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
C.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关于挪用资金罪有关问题的答复》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0.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中规定,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这一规定属于( )。
A. 立法解释
B. 扩大解释
C. 当然解释
D. 类推解释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1. 甲在街头摆气球射击摊,因向顾客提供的六支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被法院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法院的做法符合(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 从旧兼从轻原则
D.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2.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
A. 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
B. 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C. 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D. 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3. 关于正当防卫和不作为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父亲撞见歹徒持刀抢劫女儿,与歹徒发生激斗,最终将歹徒杀死。父亲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
B. 身材高大的郑某深夜在家中听到厨房有动静,走去一看,发现一身材瘦小的小偷吴某正试图从窗口爬进他家盗窃,下半身还卡在窗外,于是拿起菜刀把吴某砍到重伤。郑某成立正当防卫
C. 田某与妻子在河边散步,后田某坐在河边玩手机游戏。其妻失足跌入水中并大声呼叫,而田某一直沉迷游戏充耳不闻,不去施救,其妻溺水身亡,田某成立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D. 李某驾驶机动车不慎把周某撞成重伤,情况危急,李某车也坏了,不能行驶。为了尽快将重伤的周某送去医院,李某拦住了王某的车,要求王某帮忙送医院,王某拒绝。情急之下,李某将王某打致重伤并抢去车辆将周某送去医院,李某成立正当防卫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4.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A. 参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造成被运送人死亡的
B. 参与绑架他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
C. 参与强迫卖淫集团,为迫使妇女卖淫,对妇女实施了强奸行为的
D. 参与走私,并在走私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造成缉私人员重伤的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5.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的是
A. 丁(17周岁)故意杀人致人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以适用死刑
B. 乙(13周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情节恶劣,应当负刑事责任
C. 甲(11周岁)故意杀人致人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 丙(15周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6. 甲架好枪支准备杀乙,见已患绝症的乙踉跄走来,顿觉可怜,认为已无杀害必要。甲收起枪支,但不小心触动扳机,乙中弹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
B. 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7. 甲欲杀乙,将乙打倒在地,掐住脖子致乙深度昏迷。30分钟后,甲发现乙未死,便举刀刺乙,第一刀刺中乙腹,第二刀扎在乙的皮带上,刺第三刀时刀柄折断。甲长叹“你命太大,整不死你,我服气了”,遂将乙送医,乙得以保命。经查,第一刀已致乙重伤。关于甲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故意杀人罪的不能犯
B. 故意杀人罪的未遂犯
C. 故意伤害罪的既遂犯
D. 故意杀人罪的中止犯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8. 何经理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共计25万余元。本案中,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何罪?
A. 对单位行贿罪
B. 行贿罪
C.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D. 单位行贿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9. 甲与乙合谋诈骗张某钱财。后乙发现张某系独居老人,心生不忍,借故退出。甲按计划继续与张某联系,骗得60万元。乙的行为属于
A. 犯罪未遂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既遂
D. 犯罪预备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0. 人民法院认定,甲公司于2011年12月偷逃税款,构成犯罪,但该公司已于2012年7月宣告破产。对于甲公司的逃税犯罪行为
A. 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B. 按照自然人犯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C. 不再予以追究
D. 按照单位犯罪仅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1. 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对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B. 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D. 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2. 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 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 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 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 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3. 《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
A. 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
B. 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
C. 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
D. 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予刑罚处罚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4. 2009年1月,甲(1993年4月生)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011年3月20日,甲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杀人后逃跑,6月被抓获。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 甲在审判时已满18周岁,可以适用死刑
C. 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本案不适用《刑法修正案(八)》
D. 对甲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5. 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B. 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C. 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D. 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6. 甲女得知男友乙移情,怨恨中送其一双滚轴旱冰鞋,企盼其运动时摔伤。乙穿此鞋运动时,果真摔成重伤。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B. 甲具有伤害乙的故意,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C. 甲的行为属于作为的危害行为
D. 甲的行为与乙的重伤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7.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与乙构成抢夺罪的共犯
B. 乙成立抢夺罪的中止犯
C. 乙不构成抢夺罪的间接正犯
D. 甲不满16周岁,不构成抢夺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8.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意图陷害乙,遂捏造了乙受贿10万元并与他人通奸的所谓犯罪事实,写了一封匿名信给检察院反贪局。检察机关经初查发现根本不存在受贿事实,对乙未追究刑事责任。甲欲使乙受到刑事追究的意图未能得逞。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未遂)罪
B. 甲深夜潜入某银行储蓄所行窃,正在撬保险柜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以为有人来了,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未遂)罪
C. 甲意图杀害乙,经过跟踪,掌握了乙每天上下班的路线。某日,甲准备了凶器,来到乙必经的路口等候。在乙经过的时间快要到时,甲因口渴到旁边的小卖部买饮料。待甲返回时,乙因提前下班已经过了路口。甲等了一阵儿不见乙经过,就准备回家,在回家路上因凶器暴露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
D. 甲、乙二人合谋抢劫出租车,准备凶器和绳索后拦住一辆出租车,谎称去郊区某地。出租车行驶到检查站,检查人员见甲、乙二人神色慌张便进一步检查,在检查时甲、乙意图逃离出租车被抓获。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抢劫(未遂)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9.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船工甲见乙落水,救其上船后发现其是仇人,又将其推到水中,致其溺亡。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犯罪
B. 甲为县公安局局长,妻子乙为县税务局副局长。乙在家收受贿赂时,甲知情却不予制止。甲的行为不属于不作为的帮助,不成立受贿罪共犯
C. 甲将弃婴乙抱回家中,抚养多日后感觉麻烦,便于夜间将乙放到菜市场门口,期待次日晨被人抱走抚养,但乙被冻死。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D. 甲意外将6岁幼童撞入河中。甲欲施救,乙劝阻,甲便未救助,致幼童溺亡。因只有甲有救助义务,乙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0. 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成立故意伤害罪
B. 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
C. 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D. 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1.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B. 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C. 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D. 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2. 《刑法》规定,在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仅定拐卖妇女、儿童罪。15周岁的甲在拐卖幼女的过程中,强行奸淫幼女。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15周岁的人犯强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对甲应认定为强奸罪
B. 拐卖妇女、儿童罪重于强奸罪,既然15周岁的人应对强奸罪承担刑事责任,就应对拐卖妇女、儿童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对甲应以拐卖妇女、儿童罪与强奸罪实行并罚
C.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没有规定15周岁的人对拐卖妇女、儿童罪负刑事责任,所以,甲不负刑事责任
D. 拐卖妇女、儿童罪包含了强奸罪,15周岁的人应对强奸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对甲应认定为拐卖妇女、儿童罪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3. 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犯罪中止?
A. 甲收买1名儿童打算日后卖出。次日,看到拐卖儿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新闻,偷偷将儿童送回家
B. 丙加入某恐怖组织并参与了一次恐怖活动,后经家人规劝退出该组织
C. 乙使用暴力绑架被害人后,被害人反复向乙求情,乙释放了被害人
D. 丁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3万元用于孩子学费,4个月后主动归还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4.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A. 参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造成被运送人死亡的
B. 参与走私,并在走私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造成缉私人员重伤的
C. 参与强迫卖淫集团,为迫使妇女卖淫,对妇女实施了强奸行为的
D. 参与绑架他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
答案:请关注【江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