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2025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贰卷)
以梦为舟,共赴星河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壁画上,九色鹿踏月而来,将千年之前的梦境凝固在斑驳的岩壁间。古人以丹青为舟,载着对永恒的向往穿越时空,让今日的我们仍能触摸到盛唐的月光。梦从来不是孤独的独白,而是人类文明绵延不绝的星火,当我们将这些星火赠予彼此,便能点亮整个苍穹。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始终在编织传递梦境的经纬。张骞持节西行,将汉家对远方的想象镌刻在河西走廊的驼铃声中;郑和宝船上的罗盘,转动着明朝对海洋的憧憬,让《瀛涯胜览》成为赠予后世的航海诗篇。敦煌藏经洞的经卷里,梵文与汉隶相互缠绕,佛教的极乐之梦与道家的羽化之思在驼铃声中交融。这些跨越时空的赠礼,让每个时代的追梦者都能在前人的星图上续写新的坐标。
科技的飞驰让梦境的传递突破了物理的藩篱。古希腊人仰望猎户座时,不会想到他们的星空幻想会在阿波罗号的舷窗上重现;庄周梦蝶的玄思,正在脑机接口的电流中转化为可共享的神经信号。当量子计算机开始模拟梦境的量子纠缠,当元宇宙搭建起跨越现实的梦境桥梁,人类终于能将李白"我欲乘风归去"的浪漫,转化为万户试验飞天时的勇气,再转化为嫦娥五号带回月壤的现实。这些科技的馈赠,让每个平凡人的梦境都有机会成为文明的阶梯。
在人类命运交织的今天,赠梦已成为文明共生的密码。非洲草原上,马赛马拉的星空下,游牧民族将祖先迁徙的梦境编入口传史诗;亚马逊雨林中,亚诺玛米人用植物染料在树皮上描绘与自然对话的梦境。这些看似遥远的赠礼,正在气候变化的全球议题中转化为共同的绿色之梦。就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手持莲花穿越千年风沙,人类终将在赠予与接受的循环中,找到通向未来的虹桥。
站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仰望星空,长征火箭划破天际的轨迹,恰似古人投向宇宙的梦之矢。从河图洛书的星象推演到天宫空间站的量子实验,从《山海经》的奇谲想象到火星探测器的精准着陆,人类始终在将各自的梦境熔铸成文明的火种。当这些火种在星际间彼此辉映,我们终将懂得:赠梦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在浩瀚时空中,用无数个"我"的微光,编织成"我们"的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