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广东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本)》的期末复习笔记,结合考试可能涉及的内容进行整理,供参考:
广东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本)复习笔记
一、试卷结构分析
1. 题型分布
- 选择题(20分):主要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文体特征等。
- 填空题(10分):涉及重要文学概念、作品名称、作家别称等。
- 名词解释(20分):对文学流派、重要术语或经典作品的简要定义。
- 简答题(30分):要求概述某一时期文学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
- 论述题(20分):需深入分析文学史中的重要问题或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
2. 考试范围
- 先秦文学:《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历史散文。
- 秦汉文学:汉赋、乐府诗、史传文学(如《史记》)。
- 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山水诗、志怪小说、骈文。
- 唐宋文学:唐诗(盛唐、中唐、晚唐)、宋词、唐宋散文、传奇小说。
- 元明清文学:元曲(杂剧与散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明清诗词与散文。
二、重点知识点总结
1. 先秦文学
- 《诗经》
- 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以“国风”成就最高。
- 特点:四言为主,现实主义,赋比兴手法。
- 重要篇目:《关雎》《氓》《七月》《采薇》等。
- 影响:中国诗歌的源头,奠定了现实主义传统。
- 《楚辞》
- 代表作家:屈原(《离骚》《九歌》《天问》)、宋玉(《九辩》)。
- 特点:浪漫主义,句式灵活,情感炽烈,多用“兮”字。
- 文化意义:楚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影响后世辞赋创作。
- 诸子散文
- 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荀子》)。
- 道家:老子(《道德经》)、庄子(《庄子》)。
-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
- 墨家:墨子(《墨子》)。
- 特点:各学派思想交锋,语言风格多样(如《庄子》的寓言,《韩非子》的犀利)。
- 历史散文
- 《左传》:编年体,叙事详尽,人物刻画生动。
- 《战国策》:国别体,擅长策士游说辞令。
- 《史记》:虽属汉代,但先秦历史是其重要记载内容。
2. 秦汉文学
- 汉赋
- 代表作家:司马相如(《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 特点: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多为宫廷颂扬之作。
- 演变:从骚体赋到大赋,再到抒情小赋。
- 乐府诗
- 特点:汉代乐府机构收集整理,反映民间疾苦(如《孔雀东南飞》)。
- 地位:推动五言诗发展,为后世叙事诗奠定基础。
- 《史记》
- 作者:司马迁。
- 体例:纪传体通史,首创本纪、世家、列传等体例。
- 文学价值:人物刻画深刻,语言生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 魏晋南北朝文学
- 建安文学
- 代表作家: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蔡琰。
- 特点:慷慨悲凉,反映乱世现实(如曹操《短歌行》)。
- 山水诗
- 开创者:谢灵运(南朝)。
- 发展:陶渊明田园诗(如《归园田居》)、谢朓(南朝)的清新风格。
- 骈文
- 特点:对偶工整,辞藻华美,多用典故(如庾信《哀江南赋》)。
- 志怪小说
- 代表作:干宝《搜神记》,标志魏晋志怪小说的成熟。
4. 唐宋文学
- 唐诗
- 盛唐: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王维(山水诗)、高适(边塞诗)。
- 中唐:白居易(新乐府运动)、韩愈(古文运动)、柳宗元。
- 晚唐:李商隐(无题诗)、杜牧、温庭筠。
- 重要概念:近体诗(律诗、绝句)的定型。
- 宋词
-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姜夔。
-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 代表作: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
- 唐宋散文
- 唐: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反对骈文)。
- 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
- 八大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 传奇小说
- 代表作:白居易《长恨歌传》、陈鸿《长恨歌》、元稹《莺莺传》。
- 特点: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注重文采。
5. 元明清文学
- 元曲
- 杂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
- 散曲:白朴、马致远的《天净沙》。
- 特点:融合诗词与戏剧,语言通俗生动。
- 明清小说
- 四大名著:
- 《三国演义》(罗贯中):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
- 《水浒传》(施耐庵):英雄传奇与市民文学的结合。
- 《西游记》(吴承恩):神魔小说,浪漫主义色彩。
- 《红楼梦》(曹雪芹):古典小说巅峰,批判现实主义。
- 其他重要作品:《聊斋志异》(蒲松龄)、《儒林外史》(吴敬梓)。
- 明清诗词
- 明代:杨慎(《临江仙》)、高启。
- 清代:纳兰性德(婉约词)、龚自珍(《己亥杂诗》)。
- 明清散文
- 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主张“义法”与“义理、考据、辞章”结合。
- 晚明小品:张岱《陶庵梦忆》、袁宏道等,注重个性与生活情趣。
三、高频考点与答题技巧
1. 选择题与填空题
- 重点记忆:
- 各时期文学代表作家、作品名称及别称(如“诗圣”杜甫、“诗佛”王维)。
- 文学体裁的起源与演变(如赋、词、散曲的形成)。
- 文学流派的名称与特点(如建安风骨、唐宋古文运动、桐城派)。
2. 名词解释
- 常见术语:
- 赋(汉赋、骈赋、律赋)
- 乐府(汉乐府与文人乐府的区别)
- 建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