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题库网

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真题库|作业答案|复习资料一站式下载平台

广东开放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5-26 02:53:22 浏览:6次 评论:0
摘要:广东开放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
扫码关注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东开放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学习笔记

——试卷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试卷结构与复习重点

广东开放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通常以闭卷笔试形式进行,题型多样,涵盖基础理论、法条应用及案例分析。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以下是典型试卷结构及复习建议:

二、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关于犯罪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犯罪构成是犯罪的客观要件

B. 犯罪构成是犯罪的主观要件

C. 犯罪构成是犯罪的基本要件

D. 犯罪构成是犯罪的全部要件

2. 正当防卫的必要条件中,不包括:

A. 防卫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B. 防卫行为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C. 防卫行为可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D. 防卫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

3. 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中,最轻的刑罚是:

A. 管制

B. 拘役

C. 有期徒刑

D. 死刑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4.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包括:

A. 两人以上

B. 共同故意

C. 共同行为

D. 共同过失

5. 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定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

B. 利用职权实施犯罪

C. 累犯

D. 犯罪后自首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6. 简述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7. 简述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8. 简述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9. 简述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与从犯的认定标准。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0. 案例:甲深夜潜入乙家盗窃,被乙发现后,甲为抗拒抓捕用刀刺伤乙(轻伤),随后逃离现场。

问题:

(1)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2)是否适用“转化型抢劫”?

(3)乙的轻伤是否影响定罪?

11. 案例:丙教唆15岁的丁盗窃他人财物,丁实施盗窃后被抓获。

问题:

(1)丙是否构成犯罪?

(2)丁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3)丙与丁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五)论述题(15分)

12. 试述我国刑法中“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及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三、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 犯罪构成是犯罪的基本要件,包括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

2. 答案:C

解析: 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否则属于防卫过当。

3. 答案:A

解析: 主刑中,管制(3个月至2年)是最轻的刑罚。

(二)多项选择题

4. 答案:ABC

解析: 共同犯罪需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共同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

5. 答案:ABC

解析: 累犯、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利用职权犯罪均属于法定从重情节;自首属于从轻或减轻情节。

(三)简答题

6. 答案:

- 犯罪未遂:行为人已着手实行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

- 犯罪中止: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结果发生,且未造成损害或损害轻微。

7. 答案:

- 正当防卫需符合“必要限度”,防卫过当则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8. 答案:

- 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9. 答案:

-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者。

- 从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者。

(四)案例分析题

10. 答案:

(1)甲构成抢劫罪。

(2)适用“转化型抢劫”(《刑法》第269条:盗窃后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

(3)乙的轻伤不影响定罪,但可能影响量刑。

11. 答案:

(1)丙构成教唆犯,因教唆他人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丁未满16周岁,盗窃不属于《刑法》第17条规定的应负刑责的八种犯罪,故不承担刑事责任。

(3)丙与丁不构成共同犯罪,因丁未达刑事责任年龄。

(五)论述题

12. 答案要点:

- 紧急避险成立条件:

1. 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2. 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

3. 不超过必要限度。

- 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1. 对象不同:正当防卫针对不法侵害人,紧急避险针对合法或无辜第三方;

2. 前提不同:正当防卫针对不法侵害,紧急避险针对自然灾害、动物侵袭等;

3. 限度不同:紧急避险需“损害较小权益”,正当防卫允许“必要限度内造成侵害者伤亡”。

四、学习心得与复习建议

1. 重点法条:熟记《刑法》第20条(正当防卫)、第21条(紧急避险)、第23条(犯罪未遂)、第24条(犯罪中止)、第26-29条(共同犯罪)。

2. 案例分析技巧:明确行为性质(如盗窃、抢劫)、分析犯罪构成要件,结合“转化型犯罪”(如盗窃转抢劫)。

3. 易错点:

- 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 防卫过当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 累犯与再犯的区别。

五、总结

刑法考试注重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建议结合教材、案例及历年真题强化训练,尤其关注《刑法修正案》新增内容(如高空抛物罪、冒名顶替罪等)。考试时需条理清晰,分点作答,引用法条时注明条款号以增强说服力。

注:以上内容为模拟试卷及解析,具体考试内容以学校官方发布为准。

文章目录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