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福建开放大学金融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金融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以福建开放大学期末考试为参考框架
一、课程概述
福建开放大学《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是金融学、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念、运行机制及核心理论,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课程内容涵盖货币与银行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国际金融、金融风险与监管等多个模块。期末考试通常以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考核重点在于理论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核心知识点梳理
1. 货币与货币制度
-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 货币层次划分:
- M0: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
- M1:M0 + 企业活期存款;
- M2:M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 其他存款(广义货币)。
- 货币制度的演变:从金属货币(金币本位制)到信用货币制度,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 货币供给理论: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2. 金融机构体系
-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包括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监管金融机构。
- 商业银行:核心业务包括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如支付结算、代理服务)。
- 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各自业务特点需重点区分。
- 金融监管机构: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的职责与监管范围。
3.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 金融市场分类:按交易期限分为货币市场(短期)和资本市场(长期);按交易对象分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
- 金融工具特性:
- 债券:到期还本付息,风险较低,收益固定;
- 股票:所有权凭证,收益不确定,风险较高;
- 衍生品:期货、期权、互换等,具有杠杆和风险对冲功能。
- 利率与汇率:
- 利率决定因素:时间偏好、风险、通货膨胀预期、市场供需;
- 汇率制度: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区别,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 金融风险与管理
- 金融风险类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
- 风险管理工具:
- 对冲:通过期货、期权等工具转移风险;
- 分散化投资: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 压力测试:评估极端情况下的风险承受能力。
- 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要求、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资本分类(核心一级资本、二级资本)。
5.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
- 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 货币政策工具:
- 一般性工具: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
- 选择性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 创新型工具: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
三、重点与难点解析
1. 货币乘数的计算与影响因素
- 公式:货币乘数 = 货币供给 / 基础货币 =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现金漏损率 + 超额准备金率)。
- 关键点: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
- 现金漏损率(公众提取现金的比例)增加会削弱货币创造能力;
-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行为会影响货币乘数的实际效果。
2.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 核心原则:
- 安全性:避免资产损失,控制信用风险;
- 流动性:确保随时满足客户提款需求;
- 盈利性:通过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的差额获取利润。
- 案例:若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法定准备金率为10%,则可发放贷款的最大额度为900万元(1000×(1-10%))。
3. 外汇市场与汇率波动
- 影响汇率的因素:
- 经济基本面:GDP增速、通胀率、利率水平;
- 政治因素:政策稳定性、国际关系;
- 市场预期:投机资本流动可能导致汇率超调。
- 汇率制度选择:发展中国家倾向于固定汇率以稳定经济,发达国家多采用浮动汇率以应对市场波动。
4. 金融工具的风险收益分析
- 股票 vs 债券:
- 股票收益高但波动大,适合长期投资;
- 债券收益稳定,但需关注信用评级和利率风险。
- 衍生品的双刃剑效应:
- 对冲风险的同时可能因杠杆放大损失;
- 需掌握“无风险套利”原则(如利率平价理论)。
四、复习建议
1. 理论框架构建
- 绘制金融体系结构图,明确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职能与联系。
- 总结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流程与传导路径,对比不同工具的适用场景。
2. 题型针对性训练
- 选择题:重点关注货币层次划分、金融工具特性、巴塞尔协议内容等细节。
- 计算题:熟练掌握货币乘数、汇率折算、利率计算(如复利现值、终值公式)。
- 案例分析题:结合当前经济热点(如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汇率的影响、P2P爆雷事件中的金融风险)进行分析。
3. 实务与理论结合
- 分析近期货币政策操作(如央行降准)对货币供给和经济的影响;
- 通过股票、债券市场的实际数据理解金融工具的价格波动逻辑。
五、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1. 单项选择题
题目:以下不属于广义货币(M2)组成部分的是( )。
A. 活期存款
B. 定期存款
C. 财政存款
D. 储蓄存款
答案:C
解析:M2包括M1(流通现金+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 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通常不计入货币供应量。
2. 判断题
题目: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
答案:错误
解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会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货币乘数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
3. 简答题
题目:简述商业银行的三大职能。
答案:
1. 信用中介: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实现资金跨期配置;
2. 支付中介:提供转账结算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3. 金融服务:包括外汇买卖、代理保险、财务咨询等附加服务。
4. 案例分析题
题目:假设某商业银行吸收存款1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现金漏损率为2%,超额准备金率为5%。计算该银行的货币乘数和最大贷款能力。
解答步骤:
1. 货币乘数计算:
货币乘数 = 1/(法定准备金率 + 现金漏损率 + 超额准备金率)
= 1/(8% + 2% + 5%) = 1/15% ≈ 6.67。
2. 最大贷款能力:
货币供给 = 基础货币 × 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 = 存款 × (法定准备金率 + 现金漏损率)
= 1亿 × (8% + 2%) = 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