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刑事诉讼法学(专)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东开放大学刑事诉讼法学(专)期末考试学习笔记
目录
1. 课程概述与考试形式
2. 核心知识点总结
3. 重点难点解析
4. 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5. 学习建议与备考策略
1. 课程概述与考试形式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刑事诉讼法学(专)
-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题型分布:
- 单选题(20%)
- 多选题(20%)
- 简答题(30%)
- 案例分析题(20%)
- 论述题(10%)
考试重点
-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如审判公开、辩护权保障)
- 诉讼参与人权利与义务
- 管辖、回避、强制措施
- 证据规则与非法证据排除
- 审判程序(一审、二审、死刑复核)
- 刑事和解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2. 核心知识点总结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 审判公开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未成年人犯罪外,审判应公开进行。
- 辩护权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委托辩护人。
-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自证其罪。
- 分工负责、互相制约:公检法三机关各司其职,相互监督。
(2)诉讼参与人
- 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被告人。
- 其他诉讼参与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
(3)管辖
- 立案管辖:
- 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直接受理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
- 自诉案件:被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诉(如侮辱、诽谤、虐待等轻微刑事案件)。
- 审判管辖:
- 级别管辖:基层法院审理一般案件,中级法院审理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或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
- 地域管辖:犯罪地或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
(4)强制措施
- 种类: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 逮捕条件:
-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
(5)证据规则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当排除。
- 证明标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
(6)审判程序
- 一审程序:普通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
- 二审程序:上诉不加刑原则(仅限被告人上诉)。
- 死刑复核程序: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
3. 重点难点解析
(1)回避制度
- 适用情形:
- 是本案当事人或其近亲属;
- 本人或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 担任过本案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
- 申请与决定:
-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回避;
- 法院院长决定审判人员回避,检察长决定检察人员回避。
(2)自诉案件
- 类型:
1.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侮辱、诽谤);
2.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
- 自诉人权利:可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诉。
(3)非法证据排除
- 适用范围: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方法收集的供述;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不符合法定程序收集的物证、书证(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
(4)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 适用条件: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罪行;
- 认罪认罚;
- 同意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
- 效果:可依法从宽处理,但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社会影响恶劣的除外。
4. 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1)单选题
题目:刑事诉讼中,关于辩护人的权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自侦查阶段起即可查阅案卷材料
B. 有权申请调取新的证据
C. 必须经被告人同意才能提出上诉
D. 可以拒绝为被告人辩护
答案:B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0条,辩护人自审查起诉之日起可查阅案卷材料;辩护人无权提出上诉,上诉需被告人同意;辩护人可拒绝辩护但需通知法院或检察院。
(2)多选题
题目:下列哪些情形属于应当排除的非法证据?
A. 通过刑讯逼供获得的被告人供述
B. 以威胁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
C. 未按法定程序收集的物证,但已补正
D. 以欺骗方式获取的被害人陈述
答案:ABD
解析:C选项中,若物证收集程序违法但已补正或合理解释,可不予以排除。
(3)简答题
题目:简述刑事诉讼中“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范围及例外。
参考答案:
- 适用范围:仅限于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上诉案件。
- 例外情形:
1.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
2. 被告人上诉,但检察院也抗诉的案件;
3. 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上诉,其他同案被告人未上诉的,法院可对全案审查,不受“上诉不加刑”限制。
(4)案例分析题
题目:
甲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其辩护人申请取保候审,但公安机关以“社会危险性大”为由拒绝。甲的家属认为程序违法,向检察院申诉。
问:
(1)辩护人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2)检察院应如何处理申诉?
参考答案:
(1)辩护人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
-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
-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
-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
(2)检察院应依法进行立案监督,审查公安机关拒绝取保候审的理由是否合法。若认为理由不成立,可通知公安机关纠正。
(5)论述题
题目:结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论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证据规则强化:要求证据必须经过法庭调查、质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更加严格,确保定罪量刑基于合法证据。
2. 庭审实质化:事实调查、证据审查、辩论等关键环节必须在法庭上完成,避免“庭前会议决定审判结果”。
3. 辩护权保障:保障辩护人知情权、阅卷权、申请调取证据权,防止庭审流于形式。
4. 司法责任明确:法官需对证据采信和事实认定负责,减少行政干预,确保裁判公正。
5. 程序正义优先:通过规范侦查、起诉、审判各环节,减少冤假错案,提升司法公信力。
5. 学习建议与备考策略
1. 重点章节:
- 第3章(管辖与回避)、第5章(强制措施)、第7章(证据制度)、第9章(审判程序)为高频考点。
2. 案例分析技巧:
- 熟悉常见案例类型(如自诉案件、非法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