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西开放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西开放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笔记
一、课程考试重点与题型分析
广西开放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通常涵盖以下核心内容,建议考生重点复习以下模块:
1.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
- 定义与特点: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证性、目的性。
- 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探索性研究的区别与应用场景。
- 研究步骤:选题、文献回顾、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分析与解释、报告撰写。
典型例题:
简答题: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五个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
(1)确定研究问题;
(2)进行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构建;
(3)设计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方法、抽样设计等);
(4)实施数据收集(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5)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
(6)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2. 研究设计与抽样方法
- 研究设计类型:
- 定量研究:通过数值化数据验证假设(如问卷调查)。
- 定性研究:通过非数值化数据探索现象(如深度访谈、焦点小组)。
- 抽样方法:
- 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
- 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判断抽样、雪球抽样。
- 抽样误差与样本量: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如总体异质性、样本量大小)。
典型例题:
选择题:以下哪种抽样方法属于概率抽样?
A. 判断抽样
B. 分层抽样
C. 雪球抽样
D. 方便抽样
答案:B
3. 数据收集方法
- 工具与技术:
- 问卷调查:设计原则(明确性、中立性、逻辑性)、量表类型(李克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
- 访谈法: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非结构化访谈的适用场景。
- 观察法: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的区别,参与式观察的伦理问题。
- 数据质量控制:信度(一致性)与效度(准确性)的评估方法。
典型例题:
论述题:比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定量研究优点:
- 数据标准化,便于统计分析;
- 结果可推广到总体;
- 客观性强,减少主观偏差。
缺点:
- 难以深入解释复杂社会现象;
- 问卷设计可能忽略被调查者未提及的因素。
定性研究优点:
- 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意义;
- 灵活性高,适应复杂情境;
- 适合探索性研究。
缺点:
- 结果难以量化,推广性受限;
- 主观性较强,研究者立场可能影响结果。
4. 数据分析与解释
- 定量分析:
- 描述性统计(均值、标准差、频数分布);
- 推论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卡方检验)。
- 定性分析:
- 内容分析法(编码、主题归纳);
- 叙事分析(故事线、人物角色)。
- 结果解释:结合理论框架与现实背景,避免过度推断。
典型例题:
计算题:某问卷调查中,某变量的均值为3.5,标准差为0.8,解释其含义。
参考答案:
- 均值3.5表示该变量在测量尺度上的平均水平;
- 标准差0.8表明数据分布较为集中(标准差越小,数据越集中)。
5. 伦理与研究报告撰写
- 研究伦理:知情同意、匿名与保密、避免伤害、利益冲突声明。
- 报告结构: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
- 学术规范:引用格式(APA、GB/T 7714)、避免抄袭。
典型例题:
简答题:列举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三项伦理原则。
参考答案:
(1)知情同意:参与者需了解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
(2)匿名与保密:保护个人信息不被公开;
(3)避免伤害:研究设计不得对参与者造成心理或生理伤害。
二、高频考点总结
1. 研究类型与步骤:描述性研究 vs. 解释性研究,研究流程的逻辑性。
2. 抽样方法的选择:根据研究目标和资源选择概率或非概率抽样。
3. 问卷设计原则:避免引导性问题,量表的合理性。
4. 数据分析工具:SPSS、NVivo等软件的基本应用。
5. 伦理问题:实际案例中如何处理隐私与知情同意。
三、复习建议
1. 教材与笔记结合:重点复习教材第3章(研究设计)、第5章(抽样方法)、第7章(数据分析)。
2. 历年真题练习:通过模拟题熟悉题型,注意论述题的逻辑结构。
3. 案例分析训练:结合广西本地案例(如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理解理论应用。
4. 小组讨论:与同学讨论研究设计中的难点(如抽样偏差、数据清洗)。
四、模拟试题与答案(示例)
1. 简答题(10分)
问题:解释“信度”与“效度”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 信度:指研究工具或测量方法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例如,同一问卷在不同时间重复测量结果相似,则信度高。
- 效度:指测量工具准确反映所要研究概念的程度。例如,用身高测量体重的效度低,因为两者无直接关联。
2. 论述题(20分)
问题:比较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优缺点,并说明适用场景。
参考答案:
- 分层抽样:
- 优点:提高样本代表性,减少抽样误差;
- 缺点:需要事先了解总体分层信息;
- 适用场景:研究人口按年龄、性别分层的社会现象。
- 整群抽样:
- 优点:操作简便,成本低;
- 缺点:样本代表性可能不足;
- 适用场景:大规模调查或资源有限时(如某县随机抽取若干村进行调研)。
祝考试顺利!建议结合教材与课堂笔记系统复习,重点掌握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的核心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