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安徽开放大学实用管理基础学习行为评价
安徽开放大学《实用管理基础》学习心得
——读书学习笔记
【课程概述】
《实用管理基础》是安徽开放大学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梳理了管理学的基本框架,更在团队建设、决策分析、沟通协调等模块中获得了大量实用工具和案例启发。课程采用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实践研讨相结合的形式,特别注重将管理理论与安徽本土企业管理案例结合,使知识更具落地性。
【学习内容总结】
一、管理学核心理论体系
1. 管理职能的四维模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 管理思想发展史:从古典管理理论到现代学习型组织理论
3. 管理者角色定位:决策者、协调者、沟通桥梁三重身份解析
二、实用管理工具与方法
1. 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在流程优化中的应用
2. SWOT分析法与PEST环境扫描的实战案例
3. 团队建设中的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
4. 非暴力沟通(NVC)技巧在冲突管理中的运用
三、本土化管理实践案例
1. 安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组织变革案例
2. 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创业企业团队管理实录
3. 农村电商合作社的组织架构设计分析
【重点知识点解析】
1. 目标管理(MBO)的安徽实践
通过学习,我深刻理解了目标分解的SMART原则。在课程作业中,我以家乡某茶叶合作社为例,将年度销售目标分解为"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时限性(Time-bound)"五个维度,设计出季度销售计划表,使原本模糊的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计划。
2. 情境领导模型的本土化应用
课程中介绍的保罗·赫塞的情境领导理论,让我意识到管理者需要根据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意愿调整领导风格。在参与安徽某文化企业实习时,我尝试将理论应用于实习生管理:对新入职的大学生采用"高指导高支持"的指导型领导,对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则转为"低指导高授权"的授权型领导,显著提升了团队效能。
【学习体会】
一、管理思维的三个转变
1. 从"事务执行"到"系统思考":学会用价值链分析法看待企业运营
2. 从"个人经验"到"数据决策":掌握Excel数据透视表与图表分析技能
3. 从"权威管理"到"赋能领导":理解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的马斯洛理论
二、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课程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在小组讨论中我们曾就"徽文化企业如何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管理"展开辩论。通过分析安徽老字号"谢裕大"茶行的案例,我们发现传统企业需要在保持文化基因的同时,引入现代ERP系统进行流程标准化,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管理创新的辩证关系。
三、团队协作的深刻认知
在模拟企业管理沙盘演练中,我们小组因初期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决策失误,损失了虚拟企业的市场份额。这次失败让我认识到:
- 团队决策需要建立"共同认知"基础
- 冲突管理要遵循"事实-感受-需求"的沟通框架
- 跨部门协作需设计清晰的权责界面
【应用实践】
1. 在家庭企业中的实践
将课程所学的"5W1H分析法"应用于父亲经营的建材店,通过分析"Who(客户画像)、What(产品痛点)、Where(渠道优化)、When(销售周期)、Why(竞品差异)、How(解决方案)"六个维度,成功优化了库存管理流程,使滞销品周转率提升30%。
2. 在社区服务中的应用
作为社区志愿者组长,运用"目标管理法"制定了季度服务计划,将20项任务分解为可执行的周目标,并建立"任务进度看板",使团队执行力提升40%,该案例被选为区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不足与改进】
1. 理论深度不足:对复杂组织中的博弈论应用理解不够,需加强系统动力学学习
2. 工具运用局限:SWOT分析常流于表面,需结合波特五力模型深化分析维度
3. 本土案例拓展:应更多关注皖北中小企业管理特色,补充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程学习,我的管理认知经历了从"术"到"道"的升华。特别在安徽开放大学"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我不仅掌握了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系统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未来计划:
1. 深入研究徽商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2. 参与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实践
3. 构建适合本土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型
此学习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管理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既要遵循理论框架,更要融入人文关怀。期待将所学继续应用于乡村振兴、小微企业转型等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场景中。
(字数:1580
【附录】
- 推荐阅读:《第五项修炼》《管理的实践》《中国式管理》
- 实践工具包:包含课程中使用的管理模板(目标分解表、SWOT分析模板等)
- 学习反思日志节选(见附件)
【学习日期】2023年9月-2024年1月
【学习者】XXX
【指导教师】XXX教授
(注:本文为模拟学习笔记,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