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学前儿童保育学(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篇关于《广东开放大学学前儿童保育学(本)》的期末考试复习笔记,结合了课程核心知识点、典型题型解析及参考答案,供参考学习:
学前儿童保育学(本)期末复习笔记
一、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核心专业课,旨在系统学习学前儿童保育的基本理论、实践方法及政策法规,培养具备科学保育理念与操作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重点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学前儿童保育学概述
1. 保育学的定义:
学前儿童保育学是研究0-6岁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保育措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学科。
核心原则:尊重儿童主体性、保教结合、个体差异性、安全第一。
2. 保育与教育的关系:
- 保教结合:保育是基础,教育是核心,二者相辅相成。
- 保育目标:保障儿童健康,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健康保育
1. 健康保育的核心内容:
- 身体保健:合理营养、疾病预防、体格锻炼。
- 心理健康:情绪管理、社会适应能力、安全感的建立。
- 安全教育:火灾、溺水、交通安全等常见安全知识的渗透。
2. 营养搭配原则:
- 幼儿每日膳食应包含五大类食物:谷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品、奶类及豆类、油脂类。
- 参考标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关于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建议。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生活保育
1. 生活常规管理:
- 作息时间:保证幼儿每日11-12小时睡眠,合理安排进餐、游戏、学习时间。
- 卫生习惯:洗手、如厕、个人清洁的标准化流程。
2.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 常见伤害类型:跌落、烫伤、异物吸入、溺水等。
- 处理原则:冷静评估、及时救治、事后记录与反思。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教育保育
1. 游戏与保育的结合:
-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保育者需通过游戏观察儿童发展需求,设计适宜的活动。
- 案例: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2. 保育活动设计:
- 设计原则:趣味性、安全性、目标导向性。
- 方法: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分阶段设计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脱衣物、整理玩具)。
第五章 家园合作与保育
1. 家园共育的意义:
- 家庭与幼儿园是儿童保育的两大支柱,需通过沟通建立教育一致性。
- 沟通方式:家长会、家园联系本、亲子活动等。
2. 家长教育指导策略:
- 指导内容:科学喂养、行为习惯培养、情绪疏导技巧。
- 常见误区:过度保护、忽视儿童自主性、溺爱等。
第六章 特殊儿童的保育策略
1. 特殊儿童类型:
- 生理特殊儿童:视力/听力障碍、肢体残疾等。
- 心理特殊儿童:自闭症、多动症、情绪障碍等。
2. 保育要点:
- 个别化教育计划(IEP):针对特殊儿童制定个性化保育方案。
- 融合教育:在普通班级中提供支持,避免歧视与隔离。
三、典型题型解析与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题目: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保育的核心原则?
A. 保教结合
B. 尊重儿童主体性
C. 强化知识灌输
D. 个体差异性
答案:C
解析:保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注重生活与健康,而非知识灌输。
2. 填空题
题目:学前儿童每日应摄入______克蛋白质,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答案:30-40克
解析:根据《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蛋白质摄入量需结合年龄与体重调整。
3. 简答题
题目:简述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1. 环境安全:定期检查活动场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2. 安全教育: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教授儿童安全知识。
3. 成人监护:保育人员需密切观察儿童活动,避免疏忽。
4. 应急预案:制定并演练常见伤害的处理流程(如烫伤、骨折等)。
4. 论述题
题目:试比较“保育为主”与“教育为主”的保育模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参考答案:
- 保育为主模式:
- 优点:注重儿童健康与安全,强调生活技能培养,适合低龄幼儿。
- 缺点:可能忽视认知与情感发展,导致教育目标单一化。
- 教育为主模式:
- 优点: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 缺点:若过度强调教育,可能忽视儿童生理需求,增加压力。
- 保教结合模式:
- 最佳实践:当前学前教育倡导“保教结合”,即在保育中融入教育元素,如通过洗手活动培养卫生习惯,同时渗透规则意识。
5. 案例分析题
题目:某幼儿园发现一名儿童有自闭症倾向,保育人员应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1. 初步评估:观察儿童行为表现(如社交回避、语言障碍等),记录具体细节。
2. 专业诊断:建议家长寻求儿科医生或心理专家的评估确认。
3. 制定IEP:与教师、家长合作,设计个性化干预方案,如社交训练、感统活动。
4. 环境调整:提供安静的活动空间,减少刺激,逐步引导儿童参与集体活动。
5. 家园协作:定期与家长沟通,提供家庭保育指导,如如何用结构化游戏帮助儿童。
6. 尊重差异:避免标签化,保护儿童自尊心,鼓励同伴接纳。
四、高频考点总结
1. 保教结合原则:贯穿全课程的核心理念。
2. 营养与健康:膳食搭配、常见疾病预防(如手足口病、过敏)。
3. 安全教育: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处理流程。
4. 家园合作:沟通策略与家长教育指导方法。
5. 特殊儿童:识别特征、IEP设计、融合教育策略。
五、复习建议
1. 重点章节:第二章(健康保育)、第三章(生活保育)、第五章(家园合作)。
2. 政策文件: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关内容。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保育场景,分析如何运用理论解决问题。
4. 答题技巧:论述题需分点作答,案例分析需体现“评估-干预-合作”逻辑链。
六、模拟试题与答案(节选)
(一)选择题
1. 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不少于: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答案:B(依据《指南》要求)
(二)简答题
题目:简述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进餐能力。
答案:
- 提供适合儿童的餐具,鼓励自主使用;
- 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
- 成人示范正确用餐姿势;
- 允许儿童适度“浪费”,避免强迫;
- 结合游戏(如“小厨师”)激发兴趣。
(三)论述题
题目: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贯彻“保教结合”理念。
答案:
- 晨检环节:通过询问身体状况(保育)和引导幼儿表达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