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题库网

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真题库|作业答案|复习资料一站式下载平台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复习参考资料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5-28 03:18:22 浏览:4次 评论:0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校: 无 原文来源:公众号【江开搜题】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
扫码关注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校: 无

原文来源:公众号【江开搜题】

原文来源:公众号【江开搜题】

原文来源:公众号【江开搜题】

问题 1: 1.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 )。

选项:

A. 法人资本所有制

B. 私人资本所有制

C.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D. 垄断资本私人所有制

答案: 法人资本所有制

问题 2: 2.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以( )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选项:

A. 暴力手段

B. 专政手段

C. 革命手段

D. 和平手段

答案: 暴力手段

问题 3: 3.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 )过剩。

选项:

A. 绝对

B. 相对

C. 劳动

D. 产品

答案: 相对

问题 4: 4. 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下列哪一个( )?

选项:

A.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B. 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 实现全民所有制

D.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答案: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问题 5: 5. 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 )。

选项:

A. 集体所有制

B. 股份制

C. 全民所有制

D. 混合所有制

答案: 全民所有制

问题 6: 6.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选项:

A. 剩余价值学说

B. 劳动二重性学说

C. 生产价格理论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答案: 劳动二重性学说

问题 7: 7. 在下列空想社会主义者中,谁提出用“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进行过组建“法郎吉”的试验。( )。

选项:

A. 圣西门

B. 康帕内拉

C. 欧文

D. 傅立叶

答案:

问题 8: 8.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影响每个人自由而发展的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

选项:

A. 自由时间不够长

B. “三大差别”还未消除

C. 旧式分工的存在

D. 生产力的发展还差得太远,没有达到各取所需的程度

答案:

问题 9: 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 )过程的统一。

选项:

A. 价值增殖

B. 创造

C. 价值转移

D. 生产

答案:

问题 10: 10.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句话出自于哪本著作( )。

选项:

A. 《新纪元》周刊的创刊题词

B. 《资本论》

C. 《哥达纲领批判》

D. 《共产党宣言》

答案:

问题 11: 11. 列宁在谈到未来社会时写道:“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请问这段话最能体现出下列哪个方法论原则?( )

选项:

A. 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B.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C. 在社会主义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D. 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答案:

问题 12: 12. 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

选项:

A. 公私合营

B. 相互联合

C. “参与制”

D. 建立垄断银行

答案:

问题 13: 13. 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

选项:

A. 垄断

B. 剥削

C. 国家调节

D. 对外掠夺

答案:

问题 14: 14.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时约50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重大飞跃,一次是从空想到科学飞跃,另一次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下面哪个选项标志着第二次飞跃的发生( )。

选项:

A. 二月革命

B. 十月革命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

问题 15: 15. 把( )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

选项:

A. 剩余价值

B. 价值

C. 劳动

D. 货币

答案:

问题 16: 16. 要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关键是( )。

选项:

A.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 扩大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C. 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D. 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

答案:

问题 17: 17. 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

选项:

A. 作用后果

B. 表现形式

C. 内容

D. 作用

答案:

问题 18: 18. 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1516年哪个人写作的( )。

选项:

A. 摩莱里

B. 康帕内拉

C. 托马斯·莫尔

D. 马布利

答案:

问题 19: 19. 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和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什么政策?( )

选项:

A. 市场经济政策

B. 计划经济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新经济政策

答案:

问题 20: 20. 资本主义萌芽于( )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

选项:

A. 14世纪末15世纪初

B. 15世纪

C. 16世纪

D. 14世纪

答案:

问题 21: 2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 )。

选项:

A. 人力资源全球化

B. 生产全球化

C. 金融全球化

D. 贸易全球化

答案:

问题 22: 22.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 )。

选项:

A. 产品的社会化

B. 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C. 资本的社会化

D.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答案:

问题 23: 2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这是他们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基础。关于他们对旧社会的批判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 他们揭示出旧社会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了旧社会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B. 他们从对旧社会的批判中发现未来社会的方向和特征,而不是单从良心、愿望或想象出发去寻找未来社会的方向和特征

C. 他们明确意识到不能抽象地随意地谈论未来社会,不应该到哲学家的书桌里寻找答案

D. 由ABC可以得知,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有客观依据的

答案:

问题 24: 24.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国家将一同消亡,关于这个消亡的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 国家首先消亡,阶级随后才会消灭

B. 阶级首先消亡,国家才可能消灭

C. 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但是作为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国家仍然会存在

D. 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连同作为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国家一并消亡

答案:

问题 25: 25.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也会造成一些消极后果,包括( )。

选项:

A.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B.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C. 阻碍阶级斗争

D. 阻碍技术进步

答案:

问题 26: 26.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

选项:

A. 劳动者自由

B. 存在社会分工

C. 法制健全

D.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答案:

问题 27: 27.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因为 ( )。

选项: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B.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C. 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D.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答案:

问题 28: 28.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选项:

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B.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标志

答案:

问题 29: 2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都发生了新变化,主要原因有( )。

选项:

A.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

C. 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D.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问题 30: 30. 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 )等阶段。

选项: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答案:

问题 31: 31. 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B. 它们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提供了包括方法论在内的学理支撑

C. 这两大发现与共产主义没有逻辑关系,因为这两大发现至多只能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D.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立足于这两大发现,这使他的社会主义与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根本不同

答案:

问题 32: 32.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有( )。

选项:

A. 流通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支付手段

D. 世界货币

答案:

问题 33: 33. 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

选项:

A. 劳动者的劳动价格

B.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答案:

问题 34: 34.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负面影响,表现在( )。

选项:

A.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

B. 削弱了发展中国家文化特色

C. 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恶化

D. 影响社会稳定

答案:

问题 35: 35.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输出资本的目的在于( )。

选项:

A. 占领有利的投资场所

B. 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出路

C. 占领可靠的商品销售市场

D. 垄断重要原料来源

答案:

问题 36: 3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动因有( )。

选项:

A. 全球治理的趋同

B. 跨国公司的发展

C.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D. 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问题 37: 37.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 )。

选项:

A. 抽象劳动

B. 私人劳动

C. 社会劳动

D. 具体劳动

答案:

问题 38: 38.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主要有( )等。

选项:

A. 政权组织形式

B. 选举制度

C. 政党制度

D.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答案:

问题 39: 39. 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是在()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选项:

A. 私有制原则

B. 人权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

问题 40: 40.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 )。

选项:

A. 生产资本输出

B. 借贷资本输出

C. 可变资本输出

D. 商品资本输出

答案:

问题 41: 1. (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选项:

A. 对立统一规律

B. 量变质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发展规律

答案:

问题 42: 2.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并成立巴黎公社,马克思代表第一国际写出了著名的( ),高度赞扬了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科学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

选项:

A. 《哥达纲领批判》

B. 《法国革命》

C. 《法兰西内战》

D. 《法兰西阶级斗争》

答案:

问题 43: 3. 判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

选项:

A. 生产力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GDP

D. 儒家思想

答案:

问题 44: 4. 1876-1878年,恩格斯写出了( ),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选项:

A. 《共产党宣言》

B. 《法兰西内战》

C. 《哥达纲领批判》

D. 《反杜林论》

答案:

问题 45: 5. 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列不属于社会存在的选项是 ( )。

选项:

A. 科学技术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物质生产方式

答案:

问题 46: 6.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最核心的部分是( )。

选项:

A. 政治法律制度

B. 宗教思想

C. 国家政权

D. 政党组织

答案:

问题 47: 7. 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起作用及地位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A. 自然条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B. 社会生产方式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C. 人口因素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D. 自然条件和人口因素两个都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都是基本前提条件

答案:

问题 48: 8. 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理论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

选项:

A.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答案:

问题 49: 9.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 )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选项: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逻辑学

答案:

问题 50: 10. 在意识形态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哪一项( )。

选项:

A. 科学

B. 政治法律思想

C. 宗教

D. 艺术

答案:

问题 51: 11.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选项:

A.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C. 劳动

D. 地理环境

答案:

问题 52: 1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 )历史性飞跃。

选项:

A. 第二次

B. 第一次

C. 第四次

D. 第三次

答案:

问题 53: 13. 前几年我国中部地区遭遇严重旱灾。对这种长时间、大范围的旱灾,我们没能作出准确预测。这件事说明( )。

选项:

A. 人的认识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摩写

B.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C. 世界的不可知性

D. 认识的能动作用的实现的条件性

答案:

问题 54: 14.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 )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选项:

A. 群众

B. 阶级

C. 革命

D. 实践

答案:

问题 55: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选项:

A. 前者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后者不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B. 前者吸取了具体科学的成果,后者没有吸取具体科学的成果

C. 前者是科学,后者是非科学

D. 前者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后者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答案:

问题 56: 16.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

选项:

A. 要把握事物的度

B. 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C. 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 要把事物看做一体

答案:

问题 57: 17. 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

选项:

A. 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B. 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C. 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 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答案:

问题 58: 18. 新时代的判断依据是:( )。

选项:

A. 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B. 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C. 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D. 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答案:

问题 59: 19. 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

选项:

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 有其因必有其果

C.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答案:

问题 60: 20. 马克思主义的( )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选项:

A. 人民性

B. 科学性

C. 真理性

D. 群众性

答案:

问题 61: 21. 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

选项:

A.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B. 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C.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D.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答案:

问题 62: 22.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为( )。

选项:

A. 人的自由的价值追求

B. 为最广大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社会目标

C. 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D. 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最高理想

答案:

问题 63: 2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 )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

选项:

A. 历史

B. 自然

C. 人类思维

D. 社会

答案:

问题 64: 24. 生产力是结构复杂的系统,其基本要素包括:( )。

选项:

A. 科学技术

B. 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劳动者

答案:

问题 65: 25. 19世纪30-40年代,( )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选项:

A. 俄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法国

答案:

问题 66: 26.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等。

选项:

A. 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

B. 阶级分析的方法

C. 群众路线的方法

D. 历史分析的方法

答案:

问题 67: 2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 )的统一。

选项:

A. 科学性

B. 阶级性

C. 开放性

D. 革命性

答案:

问题 68: 28.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选项:

A.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 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C.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D.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答案:

问题 69: 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 )的集中概括。

选项:

A. 态度

B. 立场

C. 观点

D. 方法

答案:

问题 70: 30. 实践的基本特征有( )。

选项:

A. 自觉能动性

B. 主观意识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客观实在性

答案:

问题 71: 31.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等方面。

选项: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

问题 72: 32. “按照他们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地位来说,他们可能和小店主相隔天壤。使他们成为小资产者代表人物的是下面这样一种情况:他们的思想不能越出小资产者的生活所越不出的界限,因此他们在理论上得出的任务和解决办法,也就是小资产者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在实际生活上引导他们得出的任务和解决办法。一般说来,一个阶级的政治代表和著作代表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14页)。这段话蕴含和体现了哪些观点( )。

选项:

A. 一个理论的阶级属性可以和创立者本人实际的阶级出身不一致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生活决定人们的意识

C. 律师家庭出身的马克思和资本家出身的恩格斯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所以不能说人们的生活决定人们的意识

D.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阶级出身与他们理论所代表的阶级属性不一致,所以对历史人物的所谓阶级分析方法是不适用的

答案:

问题 73: 33. 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事例有( )。

选项:

A. 农民培育新品种

B. 公安人员侦破刑事案件

C. 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核试验

D. 大学生到乡镇企业进行社会调查

答案:

问题 74: 34. 下列属于社会意识的有( )。

选项:

A. 习俗

B. 情感

C. 数学

D. 人力资源

答案:

问题 75: 35. 价值的基本特性有( )。

选项:

A. 社会历史性

B. 多维性

C. 客观性

D. 主体性

答案:

问题 76: 36. 关于狭义的社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

选项:

A.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B.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

C.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 社会革命的爆发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答案:

问题 77: 37. 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 )等,以理性认识为主。

选项:

A. 哲学

B. 艺术

C. 宗教

D. 科学

答案:

问题 78: 38.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表述正确的有( )。

选项:

A.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B.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

C.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D.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答案:

问题 79: 39. 下列活动中属于人的意识活动的有( )。

选项:

A. 工程师设计图纸

B. 遇到强光眨眼

C. 听到巨响把头转向刺激声源

D. 学生学习知识

答案:

问题 80: 40.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说明( )。

选项:

A.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重要的理论问题

B. 由于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所以共性是第一位的,个性是第二位的

C. 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是处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关系的基本原则

D.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不能脱离共性

答案:

问题 81: 41.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选项:

A. 劳动

B. 地理环境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答案:

文章目录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