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份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本科)期末考试的复习笔记框架,结合课程重点和常见考点整理而成。建议结合教材和课堂讲义进一步细化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期末复习笔记
一、考试题型与范围
1. 题型结构
- 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
- 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
- 简答题(4题,每题5分)
- 论述题(2题,每题15分)
- 材料分析题(1题,10分)
2. 复习范围
-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 重点: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开放历程及历史意义。
二、高频考点与核心知识点
(一)中国近代史
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 时间:1840-1842年。
-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
- 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影响: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的转变。
2. 太平天国运动
- 背景: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激化。
- 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资政新篇》(资本主义色彩)。
-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 辛亥革命
- 时间:1911年。
- 领导人:孙中山(广东历史人物)。
- 成果: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 局限性:未彻底反帝反封建,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4. 五四运动
- 时间:1919年。
- 性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 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马克思主义传播。
-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民主、科学”。
5. 中国共产党成立
- 时间:1921年。
- 意义:中国革命有了坚强领导核心,方向更加明确。
- 纲领:反帝反封建,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6.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以“党内合作”形式实现。
- 黄埔军校:由孙中山创办,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广东相关)。
- 北伐目标: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
7. 抗日战争
- 全面抗战起点:1937年卢沟桥事变。
-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 胜利意义:近代以来首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8. 解放战争
- 转折点: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 结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现代史
1.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 时间:1949年10月1日。
- 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放生产力。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巩固政权。
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 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曲折探索: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 成就:两弹一星、工业体系初步建立、教育和科技发展。
4.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起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
- 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 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化改革。
(三)重要历史分期与主线
1. 中国近代史主线:
- 反抗外来侵略与争取民族独立;
- 反对封建专制与实现人民解放。
2. 中国现代史主线:
-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 历史分期:
- 近代史:1840-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现代史:1949-至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三、简答题高频考点
1.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答案要点:社会性质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思想启蒙(开眼看世界)。
2. 简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 答案要点:未彻底反帝反封建、未发动广大民众、未解决土地问题。
3.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答案要点:全民族抗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支持、中共中流砥柱作用。
4. 简述改革开放的意义。
- 答案要点: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升国际地位、促进社会进步。
四、论述题核心思路
1.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 思路:
-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 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的结合;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指导;
- 国际援助(如苏联、朝鲜的支持)。
2.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 思路: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
- 经济特区(如深圳)的设立与经验;
-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指导;
-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新时代成就(如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五、材料分析题关键点
- 常见材料类型:
- 近代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的条款分析;
-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史料;
- 改革开放政策的文献或数据。
- 答题技巧:
-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
- 提取关键信息与教材知识点对应;
- 从原因、影响、启示等角度展开。
六、广东开放大学特色内容
1. 孙中山与广东:
- 孙中山早年在广东的革命活动;
- 黄埔军校的创建与历史意义。
2. 改革开放中的广东:
-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的设立与作用;
- 广东在对外贸易、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
七、复习建议
1. 重点记忆:
- 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纲领性文件(如《天朝田亩制度》《共同纲领》)。
2. 理解分析:
-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理论创新(如毛泽东思想)。
3. 结合现实:
- 联系当前中国的发展成就,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八、参考答案示例(简答题)
例题: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答案: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