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题库网

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真题库|作业答案|复习资料一站式下载平台

广东开放大学团体工作#作业答案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5-26 02:55:29 浏览:5次 评论:0
摘要:广东开放大学团体工作#作业答案 广东开放大学《团体工作》复习笔记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
扫码关注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团体工作#作业答案

广东开放大学《团体工作》复习笔记

目录

1. 课程概述

2. 团体工作的定义与核心概念

3. 团体工作理论基础

4. 团体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5. 团体工作技巧与方法

6. 团体工作的伦理与注意事项

7. 作业常见问题与解答思路

8. 案例分析与应用

1. 课程概述

- 课程目标:掌握团体工作(团体辅导/团体心理干预)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实务操作,提升在教育、社区、企业等场景中运用团体工作的能力。

- 适用领域:社会工作、心理咨询、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等。

- 核心内容:团体动力学、团体领导技巧、伦理规范、团体评估方法等。

2. 团体工作的定义与核心概念

定义

- 团体工作:通过有目的、结构化的团体互动过程,帮助成员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促进其成长与发展的专业方法。

关键概念

- 团体动力:团体内部成员间相互影响、互动产生的能量与力量。

- 团体目标:明确的、可达成的目标(如情绪支持、技能提升、行为改变等)。

- 团体角色:成员在团体中承担的角色(如领导者、协调者、沉默者等)。

- 团体凝聚力:成员对团体的归属感和团结程度。

3. 团体工作理论基础

主要理论

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关注成员的社会关系与环境适应。

2.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与共情。

3. 行为主义理论:通过观察与模仿学习促进行为改变。

4. 团体动力学理论(库尔特·勒温):团体成员间的互动影响个体行为。

5. 沟通分析理论:分析成员的沟通模式,解决人际冲突。

重要模型

- 塔克曼团体发展阶段模型:形成期(Forming)→ 震荡期(Storming)→ 规范期(Norming)→ 成熟期(Performing)→ 解散期(Adjourning)。

- 团体过程模型:关注团体互动中的情感、认知与行为过程。

4. 团体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各阶段特征与任务

| 阶段 | 特征与任务 |

|||

| 形成期 | 成员建立信任,明确团体目标与规则;领导者需营造安全氛围。 |

| 震荡期 | 成员可能产生冲突或竞争;领导者需引导冲突转化为成长机会,建立团体规范。 |

| 规范期 | 团体凝聚力增强,成员合作意愿提高;领导者需巩固目标,鼓励深度互动。 |

| 成熟期 | 团体目标逐步实现,成员间形成有效支持;领导者需逐步退位,促进成员自主性。 |

| 解散期 | 团体结束,处理离别情绪;领导者需协助成员巩固成果,规划后续行动。 |

5. 团体工作技巧与方法

领导者核心技巧

- 沟通技巧:积极倾听、反馈、提问、澄清。

- 干预技巧:引导讨论、处理冲突、促进情感表达、设定边界。

- 观察技巧:识别非语言信号(如肢体动作、表情)、分析团体互动模式。

常用方法

1. 结构式团体:有明确主题和流程,如压力管理团体。

2. 非结构式团体:开放讨论,根据成员需求灵活调整。

3. 焦点解决短期团体(SFBT):以目标为导向,关注成员的资源与优势。

4. 认知行为团体: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训练解决问题。

5. 空椅子技术(Gestalt疗法):通过角色扮演促进成员自我觉察。

6. 团体工作的伦理与注意事项

伦理原则

- 保密性:成员信息不得泄露,除非涉及安全风险。

- 知情同意:成员需了解团体目标、流程及可能的风险。

- 文化敏感性:尊重成员的多元文化背景与价值观。

- 专业边界:避免与成员建立双重关系(如私人关系)。

注意事项

- 成员筛选:确保成员适合团体主题,避免潜在冲突。

- 危机处理:对成员的自伤、伤害他人倾向需及时干预。

- 记录与评估:定期记录团体过程,评估效果并调整方案。

7. 作业常见问题与解答思路

问题类型

1. 团体发展阶段分析:

- 题目示例:描述一个团体从形成到解散的典型过程。

- 解答思路:结合塔克曼模型,分阶段说明成员行为、领导者任务及团体目标。

2. 团体冲突解决策略:

- 题目示例:如何处理团体中的权力争夺现象?

- 解答思路:分析冲突原因(如角色竞争、价值观差异),提出具体干预方法(如引导讨论、设定规则、促进合作)。

3. 团体目标设计:

- 题目示例:为青少年抑郁群体设计一个团体工作目标。

- 解答思路:明确目标的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有时限),结合理论(如人本主义)和技巧。

4. 伦理困境应对:

- 题目示例:当成员透露自杀倾向时,如何处理?

- 解答思路:优先确保安全,打破保密原则寻求专业帮助,事后记录并反思。

答题技巧

- 结构清晰:分点回答,结合理论与实务案例。

- 术语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如“团体凝聚力”“边界设定”)。

- 结合实际:引用课程案例或自身观察的团体场景。

8. 案例分析与应用

案例示例

情境:某社区组织的戒烟团体在第三周出现成员间激烈争吵,部分成员要求退出。

分析步骤:

1. 阶段判断:可能处于震荡期,成员对规则或目标存在分歧。

2. 冲突根源:可能是价值观差异、个人目标不一致或未建立信任。

3. 干预措施:

- 重新回顾团体契约,强调共同目标。

- 使用“轮流发言”技巧,确保每个人被倾听。

- 引导成员表达情绪,将冲突转化为对戒烟策略的讨论。

思维导图建议

- 核心要素:目标→成员→阶段→技巧→伦理→评估

- 流程图:团体准备→招募→初期建立→中期干预→后期评估→解散跟进

9. 重点公式与模型

- 团体效果评估公式:

团体效果 = 成员参与度 × 团体凝聚力 × 领导者干预有效性

- 团体规模建议:

一般为6-12人,确保每位成员有足够参与机会。

10. 常见误区与应对

| 误区 | 应对方法 |

|--|--|

| 过度关注个体问题 | 引导成员将个人议题与团体目标关联,避免偏离主题。 |

| 忽略非语言信号 | 主动观察成员的肢体语言和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反馈或干预。 |

| 忽视伦理风险 | 在团体初期明确规则,定期进行伦理反思,并记录敏感信息。 |

| 依赖单一理论 | 结合多种理论(如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设计干预方案,灵活调整。 |

11. 参考文献与拓展阅读

1. 《团体工作基础》(作者:[参考教材名称])

2. 布莱登·卡伦《团体咨询与治疗》

3. 库尔特·勒温《团体动力学》

4. 团体工作伦理守则(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12. 总结

- 团体工作是通过系统化互动促进成员改变的动态过程,需兼顾结构与灵活性。

- 关键能力:观察、沟通、危机处理、伦理判断。

- 核心目标:帮助成员在团体中获得支持、学习与成长。

提示:作业答案需结合课程材料中的具体理论、案例及教师强调的重点,建议参考教材第X章和课堂讲义中的实务技巧部分。如需进一步分析,请提供具体题目描述!

文章目录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