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互换性原理(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互换性原理(本)期末考试学习笔记
摘要
《互换性原理》是机械制造与设计领域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机械零件在装配时的互换性及其实现方法。课程内容涵盖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等基础理论,强调工程实践中的标准化与精度控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机械零件的尺寸、形状、位置公差的制定原则,理解公差与配合的选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检测手段确保零件的互换性。期末考试通常以理论结合实际应用为主,重点考察对标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总结
1.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 互换性:指同一规格的零件或部件可以不经选择、修配或调整,直接装配并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特性。
- 公差(Tolerance):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分为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
- 配合(Fit):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 基准制:
- 基孔制:孔的公差带位置固定,通过改变轴的公差带实现不同配合。
- 基轴制:轴的公差带位置固定,通过改变孔的公差带实现不同配合。
- 公差等级:标准公差分为IT01、IT0、IT1至IT18共2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2. 几何公差与标注
- 几何公差的分类:
- 形状公差(如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
- 方向公差(如平行度、垂直度等);
- 位置公差(如同轴度、对称度等);
- 跳动公差(如圆跳动、全跳动等)。
- 公差原则:
- 独立原则: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相互独立,分别满足要求。
- 相关原则:包括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MMR)和最小实体要求(LMR),需结合公差带分析。
- 标注规范: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GB/T 1182),包括公差框格、指引线、基准符号等。
3. 表面粗糙度
- 基本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轮廓最大高度(Rz);
- 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等。
- 标注方法:在图纸上使用符号和数值表示,需注意方向、取样长度等要求。
4. 检测技术
- 检测原则:需符合阿贝原则、最小变形原则和最短测量链原则。
- 常用检测工具:卡尺、千分尺、圆度仪、三坐标测量机等。
- 测量误差分析: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的来源及消除方法。
常见题型分析与解答思路
1. 选择题
示例题目:
>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时,属于哪种配合类型?
> A. 间隙配合
> B. 过盈配合
> C. 过渡配合
> D. 以上都不对
解答思路:
根据配合的定义,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时,无论轴的尺寸如何变化,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始终大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因此属于间隙配合(选项A)。
2. 填空题
示例题目:
> 标准公差等级代号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其中IT表示______。
解答思路:
答案需填写“公差等级”“公差单位”“国际公差”,需熟记公差代号的构成规则。
3. 判断题
示例题目:
> 最大实体状态下的尺寸等于公称尺寸加上上偏差(或减去下偏差)。( )
解答思路:
此题错误。最大实体状态(MMC)的尺寸应为孔的下偏差或轴的上偏差,而非直接公称尺寸加减偏差。
4. 简答题
示例题目:
> 说明包容要求的应用条件及作用。
解答思路:
- 应用条件:当需要保证零件的最小壁厚或最小间隙时,或当零件装配后需满足最大实体边界要求时。
- 作用:将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关联,允许实际尺寸在最大实体边界内变动,同时保证功能要求。
5. 计算题
示例题目:
> 已知某基孔制配合,孔的公差带代号为H7(IT7=21μm),轴的公差带代号为g6(IT6=16μm)。求:
> (1)孔和轴的极限偏差;
> (2)配合公差及配合类型。
解答步骤:
(1)孔的极限偏差:
- 基孔制中孔的下偏差为0,上偏差为IT7=21μm。
- 孔的公差带代号H7的上偏差为+21μm,下偏差为0。
(2)轴的极限偏差:
- 轴g6的公差带相对于零线对称分布。
-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g,查表得g6的基本偏差为-16μm(假设轴的基本尺寸为Φ50mm)。
- 因此,轴的上偏差为-16μm + IT6/2 = -8μm,下偏差为-16μm - IT6/2 = -24μm。
(3)配合公差:
- 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公差之和:21μm + 16μm = 37μm。
(4)配合类型:
- 孔的下偏差(0)大于轴的上偏差(-8μm),因此为间隙配合。
参考答案示例
1. 公差带与配合计算
题目:
> 孔Φ50H8(+0.039,0)与轴Φ50g7(-0.025,-0.050)的配合类型是什么?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分别是多少?
答案:
- 配合类型:间隙配合。
- 最大间隙:孔的最大极限尺寸(Φ50.039)减去轴的最小极限尺寸(Φ49.950)= 0.089mm。
- 最小间隙:孔的最小极限尺寸(Φ50.000)减去轴的最大极限尺寸(Φ50.025)= -0.025mm(实际为过盈,但因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此处可能需重新核对轴的公差带)。
> *注:若轴的公差带代号为g7,则需重新计算轴的极限偏差。*
2. 几何公差标注
题目:
> 根据要求,标注Φ50轴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且遵守最大实体要求。
答案:
- 标注方法:
- 在公差框格中注明“Φ0.01”,并在公差值后加注“M”(最大实体符号)。
- 基准符号需根据设计要求标注,若无基准则省略。
- 公差带形状:圆柱面内的圆柱度公差带为两个同心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3. 表面粗糙度参数
题目:
> 解释Ra 3.2μm的含义。
答案:
-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为3.2μm,表示零件表面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不超过3.2微米,属于中等粗糙度要求。
学习体会
1. 理论与实践结合:互换性原理的核心是标准化,需结合机械图纸和实际零件理解公差标注的意义。
2. 公差计算易错点:需注意区分孔与轴的上、下偏差计算方向,以及基准制的选择对公差带的影响。
3. 几何公差难点:公差原则(独立原则与相关原则)的应用需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