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题库网

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真题库|作业答案|复习资料一站式下载平台

广东开放大学语言学概论(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5-26 02:51:40 浏览:7次 评论:0
摘要:广东开放大学语言学概论(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本)期末考试学习笔记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
扫码关注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语言学概论(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本)期末考试学习笔记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本科)

课程性质:广东开放大学语言学核心课程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120分钟)

考试范围:涵盖教材前12章核心内容,侧重理论分析与应用能力。

题型分布:

- 单选题(20%)

- 多选题(15%)

- 名词解释(25%)

- 简答题(20%)

- 论述题(20%)

二、考试重点与高频考点

1. 语言学基本概念

- 语言的定义: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能产性、社会性、结构层级性。

-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规则系统(langue),言语是具体使用(parole)。

- 语言学分支: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

2. 语音学与音系学

- 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 音位与音位变体:互补分布、对立关系(如汉语“pi”与“bi”)。

- 语流音变:如英语中的连读、弱读现象。

3. 词汇学

- 词的构成方式:词根、词缀、派生词、复合词。

- 词汇的演变: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如“快递”原指紧急公文,现指物流服务)。

- 语义场理论:上位词与下位词(如“水果”与“苹果”)。

4. 句法学

- 句法结构分析:短语结构规则(NP、VP)、成分分析法。

- 生成语法核心概念: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转换规则(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

- 语序类型学:SVO(汉语)、SOV(日语)、VSO(阿拉伯语)。

5. 语义学与语用学

- 语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义、联想关系。

- 语用学核心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如“您方便的时候能否帮忙?”的委婉表达)。

- 预设与会话含义:如“他戒烟了”预设“他以前吸烟”。

6. 社会语言学

- 语言变异理论: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如职业术语、年龄差异)。

- 语言接触现象:借词(如英语中的“kung fu”)、语言混合(如新加坡的“Singlish”)。

- 语言规划:标准语制定、双语政策(如中国的普通话推广)。

三、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

A. 语言可以随意改变规则

B. 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B

解析:任意性强调符号形式(如“树”)与意义之间无自然关联,是社会约定的结果。

2. 汉语“苹果”和“水果”的关系属于:

A. 同义关系

B. 上下义关系

答案:B

解析:“水果”是上义词,“苹果”是下位词。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音位

答案:音位是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由一组处于互补分布的音位变体构成。例如,汉语中的“p”和“b”在不同声母位置出现,但能区分意义(如“皮”与“被”)。

2. 语用学

答案:研究语言使用中意义如何通过语境、说话者意图及交际规则产生的学科。例如,理解“外面冷吗?”可能是在询问温度,也可能是在暗示“请关窗”。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答案:

-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依赖语言符号进行逻辑组织(如“概念→命题→推理”)。

- 思维可超越语言:非语言形式(如数学符号、图像)也可参与思维。

- 语言影响思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不同语言的分类方式可能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如汉语无“进行时”可能弱化对动作持续性的强调)。

四、论述题(20分)

题目:结合实例分析语言接触中的借词现象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参考答案:

1. 借词定义:语言A从语言B中借用词汇,如英语中的“kung fu”(汉语)、“sushi”(日语)。

2. 借词的社会文化意义:

- 文化渗透:借词反映文化交流方向(如汉语借入“computer”体现西方科技影响)。

- 语言生命力:借词是语言适应新事物的机制(如“selfie”进入汉语)。

- 身份认同:借词可能引发争议(如“高铁”保留汉语词,而非借用“bullet train”)。

3. 案例:新加坡“Singlish”中的“blur”(马来语“不清楚”)被广泛使用,体现多元文化融合。

四、复习建议

1. 重点章节:第3章(音系学)、第5章(句法)、第8章(语用学)、第10章(社会语言学)。

2. 真题训练:历年试卷中多选题常考语言学分支、语用原则;论述题多结合实例分析。

3. 思维导图:绘制“语言学理论体系”图,理清各分支学科的关联。

4. 实践应用:分析身边语言现象(如网络用语、方言)以巩固理论。

注意事项:考试中需注意区分理论概念(如“能产性”与“创造性”),论述题需结构清晰(观点+理论+案例)。预祝考试顺利!

(注:以上内容为模拟试题及答案,实际考试题目可能有所不同,建议结合教材和课程资料全面复习。)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