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题库网

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真题库|作业答案|复习资料一站式下载平台

安徽开放大学语言学概论(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5-26 02:47:11 浏览:8次 评论:0
摘要:安徽开放大学语言学概论(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安徽开放大学语言学概论(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学习笔记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
扫码关注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安徽开放大学语言学概论(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安徽开放大学语言学概论(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学习笔记

一、试卷结构与题型分析

安徽开放大学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考试通常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试卷题型包括以下五类:

1. 单项选择题(20分,共10题)

2. 填空题(15分,共5空)

3. 名词解释(25分,共5题)

4. 简答题(25分,共3题)

5. 论述题(15分,共1题)

二、试卷内容与参考答案详解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示例与答案)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指的是:

A. 语言符号可以随意组合

B. 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C. 语言符号的使用不受规则限制

D. 语言符号的意义可以任意改变

答案:B

解析: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符号的形式(能指)与意义(所指)之间没有自然必然联系,如“树”在汉语中用“shù”表示,在英语中用“tree”,这种对应是社会约定的。

2. 以下哪项属于语言的层级结构?

A. 语音→语素→词→短语→句子

B. 语素→词→短语→句子→篇章

C. 音位→音节→语素→词→短语

D. 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

答案:B

解析:语言的层级结构从底层到高层依次为:语素→词→短语→句子→篇章。

第二部分:填空题(示例与答案)

1.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印度、__和阿拉伯。

答案:古希腊-罗马

解析:语言学的早期研究起源于古印度的音韵学、古希腊-罗马的语法研究以及阿拉伯的语音学。

2. __理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语言习得机制(LAD)。

答案:乔姆斯基(Chomsky)

解析:乔姆斯基提出“普遍语法”理论,强调先天语言能力对语言习得的作用。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示例与答案)

1. 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

答案: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指语言符号在时间轴上依次排列,形成序列结构。例如,说话时必须逐词、逐句进行,不能同时发出多个符号,这是语言符号区别于其他符号系统(如绘画、音乐)的重要特点。

2. 语言演变的渐变性

答案:语言演变的渐变性指语言结构的变化通常缓慢且不易察觉,需通过长期观察才能发现。例如,汉语中“个”作为量词的普遍化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

第四部分:简答题(示例与答案)

1. 简述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答案:

- 语言(Langue):索绪尔提出的概念,指某一语言社团共同掌握的抽象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规则。

- 言语(Parole):个人在具体交际中对语言系统的实际运用,如一句话、一篇文章,具有个体性和具体性。

区别:语言是社会共享的规则系统,言语是个人对规则的运用。

2. 简述语言接触的主要类型。

答案:

- 借用(Borrowing):语言A从语言B中借用词汇,如汉语中的“咖啡”来自英语。

- 混合语(Creole):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形成的新语言,如海地克里奥尔语。

- 双语现象(Bilingualism):个人或社会群体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语言。

- 语言联盟(Sprachbund):地理相邻的语言群因长期接触形成相似特征,如巴尔干语言联盟。

第五部分:论述题(示例与答案)

题目:试述语言演变的原因及社会因素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答案:

语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因素与语言系统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

社会因素包括:

1. 人口迁移与语言接触:不同语言群体的接触导致词汇借用、语法简化(如混合语的形成)。

2. 社会分化与语言分层:社会阶层差异可能催生语言变体,如“雅言”与“俚语”的分化。

3. 科技与文化发展:新事物的出现推动新词产生(如“互联网”“大数据”)。

语言内部因素包括:

1. 经济性原则:语言趋向简化,如英语中“shall”逐渐被“will”取代。

2. 类推作用:规则扩展至非典型形式,如英语复数“foot→feet”逐渐被“feet→foots”挑战。

结论:语言演变是社会需求与语言系统自我调节的动态平衡过程,研究语言演变需结合社会历史背景与语言结构规律。

三、高频考点总结与复习建议

高频考点

1.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能指/所指、任意性、线性)

2.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普遍语法、转换规则)

3. 语言的结构层级(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4. 社会语言学核心概念(语言变异、双语现象、语言规划)

5. 语言演变的类型与机制(渐变/突变、内部/外部因素)

复习建议

1. 构建知识框架:用思维导图梳理语言学分支(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及核心概念。

2. 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理论(如索绪尔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差异)。

3. 结合实例:用汉语实例解释抽象概念(如“语境”对歧义消解的作用)。

4. 历年真题训练:通过模拟题熟悉题型,重点关注论述题的逻辑与结构。

四、参考书目与拓展阅读

1. 教材:《语言学概论》(叶蜚声、徐通锵著)

2. 推荐读物:

- 《语言论》(索绪尔)

- 《句法结构》(乔姆斯基)

- 《社会语言学》(罗杰·安德森)

3. 在线资源:中国大学MOOC《语言学导论》课程(北师大/北大等高校资源)

通过以上学习笔记,可系统掌握安徽开放大学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的核心内容与应试技巧。建议结合课堂笔记与教材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论述题的理论深度与逻辑表达。

注:本文内容基于语言学基础理论整理,具体考试内容以安徽开放大学官方发布为准。

文章目录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