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题库网

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真题库|作业答案|复习资料一站式下载平台

广东开放大学社会调查与方法(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5-26 02:44:54 浏览:9次 评论:0
摘要:广东开放大学社会调查与方法(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东开放大学《社会调查与方法(本)》学习笔记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
扫码关注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社会调查与方法(本)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东开放大学《社会调查与方法(本)》学习笔记

——期末考试重点与模拟试题解析

一、课程核心知识点总结

1. 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

- 定义:社会调查是通过系统性方法收集、分析社会现象数据,以验证理论或解决问题的研究活动。

- 特点:

- 系统性:遵循明确的步骤(选题、设计、实施、分析、报告)。

- 科学性:依赖可重复的方法和客观数据。

- 应用性:服务于政策制定、学术研究或实际问题解决。

2. 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

- 按目的分: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探索性调查。

- 按方法分:定量调查(问卷、实验)、定性调查(访谈、观察)。

- 按时间维度:横断面调查、纵向调查(追踪研究)。

3. 社会调查的基本步骤

1. 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调查目标,形成研究假设。

2. 文献回顾:梳理已有研究成果,避免重复劳动。

3. 研究设计:选择方法(问卷、访谈等)、确定抽样方案。

4. 数据收集:实施调查,确保数据质量。

5.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工具(如SPSS、Excel)进行描述性分析、推论统计。

6. 撰写报告:呈现结果并讨论其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解析

1. 抽样方法(高频考点)

- 概率抽样:

- 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均等。

- 分层抽样:按人口特征(如年龄、性别)分层后抽样,提高代表性。

- 整群抽样:以群体为单位抽样(如抽选班级而非学生个体)。

- 非概率抽样:

- 方便抽样:随机选择身边样本(如街头拦截)。

- 判断抽样:研究者主观选择样本(如专家访谈)。

- 难点:如何根据研究目标选择抽样方法?

- 提示:概率抽样适合需要推广结论的研究,非概率抽样适合探索性或资源有限的情况。

2. 问卷设计原则

- 问题类型:

- 封闭式问题:选项明确(如单选、多选)。

- 开放式问题:允许自由回答,但编码困难。

- 设计要点:

- 逻辑顺序:从简单到复杂,避免引导性提问。

- 语言简洁:避免歧义,使用中性词汇。

- 预测试:小范围试用问卷,修正问题。

3. 数据分析中的常见误区

- 统计方法误用:

- 相关性 ≠ 因果性(如“冰淇淋销量与溺水率相关”不等于因果关系)。

- 忽略数据分布(如正态分布假设未满足时使用t检验)。

- 样本偏差:

- 非概率抽样可能导致结论偏差(如线上问卷覆盖不到无网络人群)。

三、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社会调查中,以下哪种方法属于定性研究?

A. 问卷调查

B. 实验法

C. 深度访谈

D. 抽样调查

答案:C

解析:定性研究强调对现象的深入理解,如访谈、焦点小组;定量研究依赖数值化数据。

2. 以下哪种抽样方法能有效减少样本偏差?

A. 方便抽样

B. 分层抽样

C. 判断抽样

D. 雪球抽样

答案:B

解析:分层抽样通过分层确保各子群体比例合理,减少偏差。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社会调查的三个核心步骤。

参考答案:

1. 研究设计:明确研究问题、选择方法、确定抽样方案。

2.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访谈等手段获取数据。

3. 数据分析与解释:运用统计工具分析数据,结合理论解释结果。

2. 解释“信度”与“效度”的区别。

参考答案:

- 信度:指测量工具的一致性,即重复测量结果是否稳定(如问卷多次填写结果是否一致)。

- 效度:指测量工具是否准确反映了所要测量的概念(如“幸福感”量表是否真实衡量主观感受)。

三、论述题(20分)

题目: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设计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社会调查。

参考答案要点:

1. 研究问题:明确调查目标,如“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及影响因素”。

2. 研究设计:

- 方法选择:采用混合方法,定量问卷(N=500)+定性访谈(N=20)。

- 抽样:分层抽样(按年级、专业分层)。

3. 数据收集:

- 问卷内容:压力源(经济、家庭、竞争等)、压力程度(李克特量表)。

- 访谈问题:开放性问题探讨压力的具体经历与应对策略。

4. 数据分析:

- 定量: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压力源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

- 定性:主题分析编码,提炼关键压力因素。

四、案例分析题(30分)

题目:某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实施效果”调查,但回收的问卷中存在大量无效数据(如选项矛盾、未填写关键问题)。请分析可能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要点:

1. 原因分析:

- 问卷设计问题:逻辑顺序混乱,导致矛盾选项;题目表述模糊。

- 样本选择偏差:抽样范围有限(如仅在特定小区发放)。

- 数据收集方式:未监督填写过程,受访者随意作答。

2. 改进措施:

- 优化问卷:增加逻辑跳转、简化语言、预测试。

- 加强培训:对调查员进行标准化培训,确保指导到位。

- 数据清洗:删除矛盾数据,补充样本以提高有效率。

四、备考建议

1. 重点复习:抽样方法、问卷设计、信度效度、数据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

2. 模拟练习:多做往期试题,熟悉论述题的结构化回答(如“总-分-总”逻辑)。

3. 结合实例:考试常考案例分析,需灵活运用理论到实际问题。

祝考试顺利!

文章目录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