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笔记
目录
1. 引言:考试重点与复习建议
2. 试卷题型与知识点解析
- 选择题
- 简答题
- 论述题
- 案例分析题
3. 答案解析与关键理论回顾
4. 总结与学习心得
1. 引言:考试重点与复习建议
广东开放大学管理心理学课程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及实际应用的理解与掌握。根据往期考试分析,以下内容为高频考点:
- 理论基础: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群体动力学、决策心理等。
- 实践应用:领导风格、激励策略、团队冲突管理、沟通技巧、压力应对等。
- 案例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境分析员工行为、组织文化、管理问题。
复习建议:
- 重点梳理教材第3、5、7、9章内容。
- 结合课堂案例和小组讨论进行理论验证。
- 关注近年来企业管理中的心理学热点问题(如远程办公心理适应、员工心理健康)。
2. 试卷题型与知识点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例题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生理需求
B. 安全需求
C. 尊重需求
D. 自我实现需求
考点:需求层次理论的层级结构。
例题2:赫茨伯格提出的激励理论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 工作成就感
B. 职位晋升
C. 工资福利
D. 责任感
考点: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区别。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例题1:简述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措施。
考点:沟通障碍的分类(如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组织结构障碍)及应对策略。
例题2: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如何提升团队凝聚力?
考点:群体凝聚力的定义、影响因素及管理方法(如明确目标、强化认同感)。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例题:结合实例,分析不同领导风格(如民主型、专制型)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考点:领导风格理论(如勒温的三种领导风格)、情境领导模型(如菲德勒权变理论)的应用。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例题:某公司近期出现部门间协作效率低下,员工抱怨频繁。请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考点:组织冲突的根源(如目标差异、沟通不畅)、团队合作的心理机制、组织文化建设。
3. 答案解析与关键理论回顾
(一)选择题答案解析
1. D. 自我实现需求
- 马斯洛理论指出,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指个体追求潜能发挥和创造力的过程。
2. C. 工资福利
- 保健因素涉及工作环境的基本保障,如薪资、福利、工作条件等,而激励因素(如成就感、晋升)能激发员工积极性。
(二)简答题答案解析
例题1答案:
- 原因:
1. 语言差异:术语不统一或表达歧义。
2. 心理隔阂:信任不足或防御心理。
3. 组织层级:信息传递过程中失真。
- 解决措施:
1. 统一沟通语言,明确术语定义。
2. 建立开放信任的组织文化。
3. 简化沟通流程,采用扁平化管理。
(三)论述题答案解析
例题答案:
- 民主型领导风格:
- 特点:鼓励参与、尊重意见、决策民主化。
- 影响:提升员工满意度,增强团队凝聚力,但决策效率可能较低。
- 实例:某科技公司采用民主决策,员工创新提案显著增加,但项目周期延长。
- 专制型领导风格:
- 特点:权威决策、命令式管理、强调效率。
- 影响:短期内提升执行力,但长期可能导致员工不满、离职率上升。
- 实例:传统制造业中,专制领导可能快速完成生产任务,但员工士气低落。
- 结论:领导风格需结合组织目标、员工特质及环境动态调整,混合型领导(如情境领导)更有利于平衡效率与员工满意度。
(四)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
问题分析:
1. 目标差异:部门间目标不一致,导致资源争夺。
2. 沟通不畅:缺乏跨部门交流机制,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3. 角色冲突:职责边界模糊,引发推诿扯皮。
4. 心理认同:员工对组织整体目标认同不足,归属感弱。
改进建议:
1. 明确共同目标:通过高层沟通将部门目标与公司战略对齐。
2. 建立沟通平台: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使用协作工具(如企业微信、钉钉)。
3. 角色与职责界定:制定清晰的岗位说明书,减少职能重叠。
4. 强化组织认同:通过团队建设活动、企业文化培训增强归属感。
5. 心理契约管理:确保员工感知到公平对待,减少心理抵触。
4. 总结与学习心得
(一)核心知识点总结
- 激励理论:
- 外部激励(如薪酬)与内部激励(如成就感)的结合应用。
- 期望理论(VIE模型):效价×期望×工具性=激励力量。
- 团队管理:
- 群体发展阶段:形成期→震荡期→规范期→成熟期。
- 冲突管理策略:合作、妥协、回避、强制、折中。
- 领导行为:
- 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需根据下属能力和环境调整行为。
- 变革型领导:通过愿景激励、个性化关怀推动组织创新。
(二)学习心得
1. 理论联系实际:
- 通过分析企业案例,理解管理心理学并非抽象理论,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例如,某零售企业通过马斯洛理论设计员工福利,显著降低离职率。
2. 批判性思考:
- 部分理论(如X/Y理论)需结合本土文化修正。例如,中国员工可能更重视集体认同而非完全个体自主。
3. 实践应用:
- 在团队协作中,需关注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例如,通过茶水间交流或线上社群促进信息共享与情感联结。
附录:高频考点速记表
| 理论/概念 | 核心观点 |
|--|--|
| 需求层次理论 | 从低到高: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
| 双因素理论 | 保健因素(避免不满)+ 激励因素(激发动力) |
| 群体动力学 | 群体规范、角色、凝聚力是影响效率的关键 |
| 决策心理 | 群体决策易受从众心理、权威服从影响,需通过德尔菲法等减少偏差 |
| 压力管理 | 时间管理、认知重构、放松训练是常见干预手段 |
| 沟通漏斗模型 | 发送者意图→实际表达→接收理解→记忆留存→付诸行动,信息逐层流失 |
考试注意事项
1. 选择题:注意区分相似理论(如马斯洛与赫茨伯格)。
2. 简答题:分点作答,结合教材定义与实际例子。
3. 论述题:需结构清晰(引言-理论-案例-结论),避免泛泛而谈。
4. 案例分析:从心理机制、行为表现、解决方案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通过系统复习以上内容,结合教材中的具体章节和案例,可有效应对期末考试。建议重点回顾课堂讨论中的企业案例,并尝试用管理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以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管理心理学》(广东开放大学指定教材)
2. 赫茨伯格《工作的激励因素》
3. 勒温《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