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专)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经济学基础(专)》的期末复习笔记,供参考学习。由于无法提供真实试卷,笔记将围绕核心知识点、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进行整理,帮助你系统复习。
《经济学基础(专)》期末复习笔记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
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需求定律: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其他条件不变(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供给定律:价格与供给量呈同向变动,其他条件不变(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市场均衡:需求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例题*:若某商品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供给不变,则均衡价格和数量均上升。
- 弹性:
- 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公式 \( E_d = \frac{\% \Delta Q_d}{\% \Delta P} \),分为富有弹性(>1)、缺乏弹性(<1)、单位弹性(=1)。
- 供给价格弹性:同理,但计算方向为供给量对价格的反应。
- 交叉弹性:判断商品替代或互补关系。
- 收入弹性:判断商品是正常品还是劣质品。
2. 市场结构
-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是价格接受者,产品同质,自由进入退出。
- 垄断竞争市场:厂商数量多,产品有差异,存在竞争但非完全。
- 寡头垄断市场:少数厂商控制市场,行为相互依赖(如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
- 完全垄断市场:单一厂商控制市场,价格制定者,无竞争者。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 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选择最优消费组合,满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的偏好,凸向原点。
- 边际替代率(MRS):递减,即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且越来越平缓。
4. 生产与成本理论
- 短期与长期成本:短期存在固定成本(如厂房),长期所有成本可变。
- 边际成本(MC)与平均成本(AC):MC < AC 时,AC下降;MC > AC 时,AC上升。
-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下降的现象。
5.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外部性:正外部性(如教育)需政府补贴,负外部性(如污染)需征税。
- 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需政府提供(如国防)。
-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政府可通过法规或保险干预。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
1. 国民收入核算
- GDP的定义: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GDP的计算方法:
- 生产法:总产出减去中间消耗。
- 收入法:工资、利润、租金、利息等收入之和。
- 支出法: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X-M)。
- GDP的局限性:不包含非市场交易、黑市经济、环境成本等。
2. 失业与通货膨胀
- 失业类型:摩擦性失业(正常)、结构性失业(技能不匹配)、周期性失业(经济衰退)。
- 自然失业率:经济正常状态下的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 通货膨胀类型:
- 需求拉上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 成本推动型:生产成本上升(如工资上涨)。
- 结构性通货膨胀:某些行业供需失衡。
- 菲利普斯曲线:短期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负相关,长期无相关性。
3. 宏观经济政策
- 财政政策:
- 扩张性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刺激总需求。
- 紧缩性政策:减少支出或增税,抑制过热经济。
- 货币政策:
- 中央银行工具: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
- 货币乘数: \( m = \frac{1}{rr} \)(rr为法定准备金率)。
- 政策效果:需考虑挤出效应、时滞效应等。
4.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 经济周期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 经济增长的源泉: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术进步(新古典增长模型)。
- 索洛模型:长期经济增长由技术进步驱动。
5. 开放经济
-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平衡账户。
- 汇率影响因素:利率差、通货膨胀率、贸易差额等。
-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固定汇率需央行干预,浮动汇率由市场决定。
三、常见题型与答题技巧
1. 选择题
- 关键点: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长期”“短期”“完全竞争”等),排除明显错误选项。
- 易错点:混淆弹性类型、GDP核算方法、市场结构特征等。
2. 简答题
- 答题思路:分点回答,结合定义、公式、图表或例子。
- 示例:
-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商品的必需程度、替代品数量、时间跨度等。
- 简述财政政策的工具:政府支出、税收、转移支付。
3. 计算题
- 需求与供给均衡:根据方程求解均衡价格和数量。
- GDP计算:用支出法或收入法列式计算。
- 弹性计算:代入公式并判断弹性类型。
- 例题:
*题目*: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 Q_d = 100 - 2P \),供给函数为 \( Q_s = 20 + 3P \),求均衡价格和数量。
*解答*:令 \( Q_d = Q_s \),解得 \( P = 16 \),\( Q = 68 \)。
4. 论述题
- 答题框架:定义→原因→影响→政策建议。
- 示例:
-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政府干预措施:
原因: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信息不对称。
措施:税收与补贴、公共物品提供、反垄断法、信息披露等。
四、高频考点总结
1. 微观经济学
- 需求与供给曲线的移动及均衡变化。
- 弹性类型及经济意义(如税收归宿)。
-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厂商行为(价格、产量决策)。
-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政策干预。
2. 宏观经济学
- GDP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区别。
- 失业类型与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效果。
-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如索洛模型中的稳态分析)。
五、参考答案示例
1. 选择题
- *题目*:当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时,该商品的需求是( )。
*答案*:富有弹性。
2. 简答题
- *题目*: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答案*:厂商数量多、产品同质、自由进出、价格接受者、信息透明。
3. 计算题
- *题目*:某国消费(C)= 8000亿元,投资(I)= 2000亿元,政府购买(G)= 1500亿元,出口(X)= 1000亿元,进口(M)= 800亿元,求GDP。
*答案*:GDP = C + I + G + (X - M) = 8000 + 2000 + 1500 + 200 = 11700亿元。
4. 论述题
- *题目*:论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答案要点*:
- 成因: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性通货膨胀。
- 治理: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减支)、紧缩性货币政策(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