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经济法作业答案
读书学习笔记:广东开放大学经济法作业答案解析
一、引言
经济法是广东开放大学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涵盖公司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个领域。本笔记旨在梳理经济法的核心知识点,并结合典型作业题目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巩固理论、提升实务应用能力。
二、核心知识点梳理
1. 公司法基础
-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 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本,股东以所持股份为限承担责任。
- 关键条款:
- 《公司法》第23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条件(股东、章程、注册资本等)。
- 《公司法》第71条:股东股权转让规则(内部优先购买权)。
典型作业题解析:
*题目:简述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区别。*
*答案要点*:
1. 股东责任形式不同(有限责任 vs 股份责任);
2. 股东人数限制(有限责任公司≤50人,股份公司无上限);
3. 股权转让自由度(股份公司更开放);
4. 资本募集方式(股份公司可公开募股)。
2. 合同法要点
- 合同生效要件:
- 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 意思表示真实;
- 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 违约责任:
-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可择一主张(《民法典》第585条);
- 不可抗力可部分或全部免责(需举证)。
案例分析:
*题目: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设备买卖合同,约定乙公司逾期交货需支付合同总价20%的违约金。后因疫情导致乙公司无法按时交货,甲公司要求全额赔偿。问:乙公司是否需承担违约责任?*
*解析*:
1. 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乙公司可主张免责;
2. 但需提供政府发布的疫情管控文件等证据;
3. 若乙公司未及时通知甲公司,可能承担部分责任(《民法典》第590条)。
3. 反不正当竞争法
- 核心禁止行为:
- 商业混淆(冒用他人商标、企业名称);
- 虚假宣传(如夸大产品功效);
- 商业诋毁(故意编造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
- 法律责任:
- 行政处罚(罚款、吊销执照);
- 民事赔偿(需证明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
作业题示例:
*题目:某企业擅自使用知名品牌的包装装潢,导致消费者混淆,该行为构成何种不正当竞争?*
*答案*:
- 构成“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包装、装潢”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选择权、安全保障权、求偿权。
- 经营者义务:
- 标明商品真实名称、产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
- 网购商品7日内无理由退货(第25条)。
实务应用题:
*题目:消费者网购一台冰箱,收到后发现商品与网页描述不符,且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经营者以“已拆封”为由拒绝。问:消费者能否维权?*
*答案*:
- 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主张退货:
1. 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
2. 7日内无理由退货不以“商品完好”为前提(仅限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
三、作业答题技巧
1. 紧扣法律条文:引用具体法条(如《民法典》第X条)增强说服力。
2. 结构清晰:分点作答,逻辑层次分明。
3. 案例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时先定性行为,再匹配法律条款。
4. 注意时效性:经济法更新频繁(如《民法典》实施后部分旧法废止)。
四、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1. 混淆概念:如将“有限责任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责任形式混淆。
2. 忽略程序问题:如合同纠纷中未提及诉讼时效(《民法典》第188条)。
3. 生搬硬套法条:需结合案件事实具体分析,避免机械套用。
五、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3年修订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侵权责任编)
3. 《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年修订版)
4. 广东开放大学《经济法》课程教材(2023年版)
六、总结
经济法作业的核心在于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逻辑,并能灵活应用于实务场景。建议学生通过以下方式提升能力:
1. 制作法条对比表(如公司法与民法典相关条款);
2. 模拟案例分析(参考历年真题);
3. 参与线上讨论组,交流解题思路。
笔记撰写人:XXX
日期:2023年X月X日
通过以上结构化学习,学生可系统掌握经济法重点内容,并有效应对作业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