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湖南开放大学国学经典选读作业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
学校: 湖南开放大学
平台: 国家开放大学
题目如下:
1. 1. 国学的范围很清晰,钱梁启超在《国学概论》中认为国学是“二干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传变迁之大势”。
答案: 正确
2. 2. “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一个国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所有学术与文化的总和,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有门类。
答案: 错误
3. 3. 自曹魏以后,朝廷在选拔人才方面,确立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儒家的经术,对于读书人登上仕途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答案: 错误
4. 4.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 儒家经典的名著。
答案: 错误
5. 5. 国学的核心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思想——道家经典,而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经》。
答案: 正确
6. 6. 黄宗羲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车》等重要著作,开创了清代考据学风的先河。
答案: 正确
7. 7.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道家学说被奉为统治思想。统治者利用这个精神武器巩固了内己的统治地位、发展了封建文化,最后也用它来摧残新的 主思想的萌芽,阻止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曾经长时期地习倔于把道家的些重要著作视为经典,把它们称为“经”。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 8. 《周易》的乾卦中”初九,潜龙勿用“比喻君子压抑于下层,不能有所作为。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 9. 其实把典籍称之为经.最初并不始于儒家著作。先秦时期的经书并非专指儒家著作,例如庄子就把墨子的著作称为《墨经》。以后随着封建思想文化的发展,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逐渐把经书限于儒家的重要典籍。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 10.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句表达的是:天道刚健,运行不已。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师法天道,自强不息。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 11. 《贞观政要》《东观奏记》《两汉诏令》这些图书在古籍分类中属于“经部”的“春秋类”。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 12. 广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 13. “周易”一词古来就有不同解释,但总括其义有二:一是认为《周易》是周代占卜之书;二是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 14. 古文经学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手定的,先有孔子然后有六经,孔子之前无所谓经,孔子是开辟经学的创始人。今文经学派则认为,六经不过是古代传下来的史料文献.并非始于孔子,但他们却往往把著作六经者假托为周公等所谓先圣。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5. 15. 隋唐时期的儒学家们大讲“存天理、弃人欲”,强调三纲五常,标榜自己是儒学的正统。所谓理学.不过是把先秦的思孟学派、汉代的公羊学以及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佛学等思想揉合在一起的产物,是儒家天命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6. 16. 西汉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 “易”包含了《易传》。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7. 17. 国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传统古箱分类中的经、史、子、集四大类。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8. 18. 汉代的儒家内部分为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这两个学派各仅门户,各有师法,它们对孔子的评价、对六经的解释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等部存在很大分歧。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9. 19. 儒家的经义同老庄思想结合起来,发展为玄学.就是唐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的一大特点。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0. 20. “经”的内容起初仅限于孔子删定的“六经”,到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东汉到宋,“经”的范围不断扩大.乃至于“十三经”。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1. 21. 宋代经学的特点是,儒家学者们大都不顾旧有的传注,他们往往抛弃传统的训注、义疏,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指人的本性及其根源),因此被 称为“性理之学”,简称“理学”。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2. 22.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3. 23.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十三经”。十三经是由先秦的六经、西汉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唐代。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4. 24. 《春秋》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5. 25. 《诗经》是西周韧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颂”为西周士族的正声雅乐,“雅”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6. 26. 经学是国学的主干,关于经学的演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政策,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B. 汉代儒家内部分为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这两个学派各立门户,各有师法,它们对孔子的评价、对六经的解释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等都存在很大分歧。
C. 西汉古文经学派以《公羊传》为阐发其主要思想的经典,董仲舒是主要代表人物;今文经学派则把《周礼》奉为主要经典。
D. 就经学而言,南北朝时期还有南学、北学之分。一般地说,北朝儒生比较多地保留东汉的学风,注重讲究儒学经义,受老庄思想影响较少,学风也比较朴实。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7. 27. 关于《尔雅》,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尔雅》是一部古代训诂的汇编.即对古代经典中的词语进行解释的书。
B. 《尔雅》是考证古代建筑名词的重要资料,后世经学家常常用它来解说古代建筑。
C. 《尔雅》共二十九篇。
D. 《尔雅》大约在东汉时期韧具规模,后来又经过汉初学者们增补润色,最后才成为今本的样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8. 28. 关于《周易》的成书及作者,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周易》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人的作品。
B. 史书有一种说法,《易传》是孔子晚年的作品。
C. 历史上有文王作《周易》的说法。
D. 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易传》是西汉时期的著作。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29. 29. 关于《周易》,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周易》随着政治变迁、理论需求以及自身地位变化,其性质也有所不同。
B. 《周易》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用于占筮,在《诗经》和楚辞中就记载了22个运用《周易》占筮的事例。
C. 《易传》注重《周易》的哲学功能,反复强调学好《周易》可以知死生之说、幽明之故、鬼神之情,可以断天下之疑、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并且明确地告诉人们《周易》是使人们顺从天意,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D. 在春秋时期,《周易》主要用于哲学推理,为人们行为提供指南。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0. 30. 关于儒家十三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国学的核心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思想——儒家经典,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十三经”。
B. 十三经是由先秦的六经、西汉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C. 先秦时期已经有”六经“的称呼。
D. 到宋代,才出现”九经”以及“十二经”。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1. 31. 关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列四部及其类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B. 《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春秋释例》《春秋三传辨疑》属于经部著作。
C. 《孔子家语》《盐铁论》《朱子语类》《孙子》《司马法》属于史部著作。
D.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诗文评类”。重要书目有《楚辞章句》《楚辞集注》《扬子云集》《陶渊明集》《王子安集》等。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2. 32. 关于《周易》,下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周易》之名最早出现在《春秋左氏传》中,多次提到“周易”。
B. 从《周易》内容看,包含着变化的思想,《周易》中这种变化被《易传》深刻地、明确地阐发出来。
C.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
D. 东汉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此后《周易》、《易传》并称为《易》。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3. 33. 关于十三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或《左传》。旧传作者为春秋时的左丘明,近代学者们根据《左传》所述史事.认为它当成书于战国初年。
B. 《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内容都有着重于解释《春秋》经文,很少述说史事.所以它们不是史书,只是儒家后学们以自己的主观臆测来阐释《春秋》 “微言大义”的著作。
C.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和他的少数弟子的言语行事的记录,成书在战国初期。《论语》在西汉则还只作为经书的辅没,被看作是传、记的著作。直到唐代时,才作为正式经书列入“七经”之中。
D.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论行事、包括他和当时人及门人弟子们相互问答的谈话记录。《孟子》一书主要是由孟子的门人万章、公孙丑二人所记,大约孟子本人也亲自进行过润色。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4. 34. 关于《周易》的古经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周易》古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34卦,下篇30卦,共384爻。
B. 《周易》64卦中,每一卦有6爻。6爻又由上下两卦组成。
C. 在八卦中,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雨,巽为风。
D. 《周易》中的每一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卦画、爻辞、卦辞。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5. 35. 关于国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个国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所有学术与文化的总和。
B. 国学的范围很难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看法。
C. 国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传统古箱分类中的经、史、子、集四大类。
D.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先秦诸子或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6. 36. 关于国学的分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立、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B.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道家哲学为主流。
C. 国学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或儒、道、释三家等,道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
D. 国学有外延与内核之分,内核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届性的集中体现,外延则是指语言、习俗、服饰、书籍等物质文化。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7. 1. 《周易》卦爻辞,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取象,说明事理;另一部分是断语。所谓取象,就是叙述一件事,或描述某一自然现象,以此说明一个道理。所谓断语,就是下结论,多用吉、凶、悔、吝等辞。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8. 2. 在《周易》中,爻所处位置代表事物不同阶段。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39. 3.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其中,“使民以时”的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0. 4. 卦爻辞两部分是一种因果关系,有其前因必有其后果,但是这种因果性不具有客观性、普性,也就是说从其前因中推不出其后果,而且有许多事是偶然发生的,不具有普遍性,而(周易》作者将这些不具有真实性,不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加以整理,作为《周易》的卦交辞,以隐语形式普遍应用于占ト之中来预测未来。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1. 5. 《易传》是现存最早、最系统的注释《周易》的著作。它的成书对《周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是学习、研究《周易》的必读之书。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2. 6. 现今传世的《周易》中,还包括解释经文的传,称为八翼。十翼是由《彖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象》上下、《杂卦》等 八部分组成的。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3. 7. 在《周易》中,有时爻所处位置代表人的身体不同的部分,如初爻代表脚趾(因脚趾在最下)、二爻代表小腿。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4. 8. 孔子作为中国几千年来尊奉的圣人,他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5. 9. 《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是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6. 10. 班固《汉书・艺文志》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就是说:《周易》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 圣人完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7. 11. 千乘之国:乘,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l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8. 12. 《大壮》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此爻前半部分是记录了古代发生的一件事:将羊丢失在牧场中。《周易》作者用这件事说明占得此爻要丧失钱财。但却又告诉人们不要后悔。这一爻包含这样的意思:虽遇到丢失钱财这样的坏事,但“无悔”。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49. 13. 曾子说的“日三省吾身”,反思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使民以时乎?”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0. 14. 《周易》卦爻辞之所以要由两部分组成,原因就是为了占问。在占问时,遇到某一卦或某一封的某一受,先看卦爻辞取象部分,表示占问者处境,然后看判断结果。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1. 15. 《系辞》发挥了儒家伦理传统,从社会、人生道德角度注释《周易》,使《周易》变成一部道德修养的书。《周易》作为占筮之书,本无伦理之说教,但由于《系辞》把儒家道德思想广泛引进《周易》中,使《周易》性质有所变化,使《周易》既具有占筮功能,又有教人修心养性的功能。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2. 16. 《论语》从西汉开始就已经成为读书人必读的著作,元朝以后,科举考试都从“四书”中命题,使它在中国古代显得极其重要。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3. 17. 孔子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不仅没有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他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后代正直知识分子的主要特征。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4. 18. “初九:潜龙勿用”出自《周易》的乾卦。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5. 19. 《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南宋朱熹将它同《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增。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6. 20.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7. 21. 关于《论语》和孔子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孔子提出要坚持真理。如孔子主张进谏,认为可以强谏,谏而不听,臣应继续坚持止或进以洁身。他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止。”
B. 孔子之前已有史伯和晏婴关于“和”、“同”、“平”等概念的讨论。孔子继承了他们的思想,把“和同之辨”推进了一步,他首先就如何在处理社会关系来展开这一论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 随着礼乐的崩坏,在西汉礼治思潮中,孔子和他的学生把礼的功用直接加以拓展,提出了“礼为贵”的命题。这一命题的首要意蕴是指礼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等级的固化。
D. 在西周礼乐文明中,“法”作为一种和谐血缘情感,协调“礼”所涉及的各种关系的手段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8. 22.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其中,不正确的理解是( )
A.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是动词,这句话即尊重贤者改变脸色。
B.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是说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
C.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高足,以文学著称。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D.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的意思是: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59. 23. 关于《周易》,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乾卦用阳、用健,修德进业,自强不息,隐含中华龙文化奥秘;乾卦为入易之门,其中智慧无穷。
B. 乾卦是纯阳之卦,它的总体形象就是龙,乾卦的六爻好比一条龙的六个发展阶段,亦即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
C. 坤卦用柔、用顺,顺以承乾健,柔以用之道,隐含老子人法地修身奥秘。乾坤互根,阴阳相生,涵盖宇宙自然,包罗天地万物。
D. 乾坤两卦卦强调“厚德载物”,这也应该是我们的人生哲学,像大地一样宽广、厚实,宽容待人,海涵万物。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0. 24. 《周易》从起源时期起就不是是一部占卜算卦的书,书中重点讲到阴阳二者之间的矛盾变化,反映了古人的某些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1. 25. 孔子继承西周以来把“礼”作为经国之术的思想,形成了以礼乐教化安邦治国的思想体系。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2. 26.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总集,共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论语》为孔门弟子辑录整理而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3. 27.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其中,“道千乘之国”是指在有千乘战车的大国修筑道路。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4. 28. 关于《论语》,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B. 《论语》由孔门弟子集体结集,反映了儒家后学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C. 《论语》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全书体现了人重于物,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D. 《论语》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求大同,存小异,维持社会的平衡,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但由于时代限制,对于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施恩德却少有提及。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5. 29. 关于孔子的为人及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 轻财好义,安贫乐道
C.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 依时而行,权变济世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6. 30.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观其志”的“其”意为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B. “观其行”的行是指行走的方向。
C. "无改于父之道"是指不违背父亲制定的规范或父亲坚持的信念理想。
D. 三年意为一个较长的时间。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7. 31. 关于《周易》,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坎卦是纯阳之卦,它的总体形象就是龙,坎卦的六爻好比一条龙的六个发展阶段,亦即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
B. 《系》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C.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周人以黄裳为吉祥、尊贵之物。
D. 震为地,为柔顺,为包容。震卦六爻皆阴,以地为物象,以顺为义,以守柔为基本准则,体现了《周易》又一人生处世原则。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8. 32. 《论语》的作者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孔子弟子
D. 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69. 33. 下列翻译不正确的是( )
A.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B. “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
C. “初六:履霜,坚冰至”:初六这天,踏上白霜,就知道快要结冰了。
D.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中,“三省”为多次反省之意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70. 1. 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71. 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白者”指头发斑白的人。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72. 3. “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73. 4.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中的“反坫”指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土台。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74. 5.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出自《孟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75. 6.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后天习得,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76. 7. “子之所慎,齐、战、疾”。文中的“齐”指的是齐国。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77. 8.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句子中的“从之”,是指音乐演奏跟随内心的情感。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78. 9. 孔子在《论语》中对管子进行了评价,指出他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出发点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79. 10.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申申如”指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0. 11.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指君主要发扬全民健身、养生,形成好的卫生习惯。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1. 12.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夭夭指行动迟缓、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2. 13. 孔子回答哀公问政,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为政思想,关键在于履行“五达道”、“三达德”。“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3. 14.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指君主要发扬全民健身、养生,形成好的卫生习惯。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4. 15.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5. 16.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指君主要发扬全民健身、养生,形成好的卫生习惯。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6. 17. 孟子是先秦儒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长期以来,他被人们尊为“亚圣”,奉为孔子思想的正宗嫡传。除孔子外,孟子可以说是历代大儒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人物了.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7. 18.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8. 19. “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句中的“塞门”是在大门口栽树,形成篱笆。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89. 20. 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0. 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其中社指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1. 22.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文中“束脩”指的是捆成束的布帛,代指财物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2. 23.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指君主要发扬全民健身、养生,形成好的卫生习惯。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3. 24.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4. 25. 孔子回答哀公问政,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为政思想,关键在于履行“五达道”、“三达德”。“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5. 26.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申申如”指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6. 27.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文中的“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7. 28.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意思是: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 也不必再追究了。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8. 29.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铎指木制的铃铛。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99. 30. 《系辞》发挥了儒家伦理传统,从社会、人生道德角度注释《周易》,使《周易》变成一部道德修养的书。《周易》作为占筮之书,本无伦理之说教,但由于《系辞》把儒家道德思想广泛引进《周易》中,使《周易》性质有所变化,使《周易》既具有占筮功能,又有教人修心养性的功能。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0. 31.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鲁大师中的“大师”是乐官名
B. 翕(xī):意为合,聚,协调。
C. 纯:纯粹。纯如,纯粹的样子。
D. 皦:音节分明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1. 32.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恻隐之心,仁也;差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B. 恻隐之心,义也;差恶之心,仁也;恭敬之心,智也;是非之心,礼也。
C. 恻隐之心,礼也;差恶之心,仁也;恭敬之心,义也;是非之心,礼也。
D. 恻隐之心,义也;差恶之心,仁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2. 1. 关于《尔雅》,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尔雅》是一部古代训诂的汇编.即对古代经典中的词语进行解释的书。
B. 《尔雅》是考证古代建筑名词的重要资料,后世经学家常常用它来解说古代建筑。
C. 《尔雅》共二十九篇。
D. 《尔雅》大约在东汉时期韧具规模,后来又经过汉初学者们增补润色,最后才成为今本的样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3. 2. 关于十三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或《左传》。旧传作者为春秋时的左丘明,近代学者们根据《左传》所述史事.认为它当成书于战国初年。
B. 《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内容都有着重于解释《春秋》经文,很少述说史事.所以它们不是史书,只是儒家后学们以自己的主观臆测来阐释《春秋》 “微言大义”的著作。
C.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和他的少数弟子的言语行事的记录,成书在战国初期。《论语》在西汉则还只作为经书的辅没,被看作是传、记的著作。直到唐代时,才作为正式经书列入“七经”之中。
D.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论行事、包括他和当时人及门人弟子们相互问答的谈话记录。《孟子》一书主要是由孟子的门人万章、公孙丑二人所记,大约孟子本人也亲自进行过润色。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4. 3. 关于国学的分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立、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B.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道家哲学为主流。
C. 国学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或儒、道、释三家等,道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
D. 国学有外延与内核之分,内核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届性的集中体现,外延则是指语言、习俗、服饰、书籍等物质文化。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5. 4. 关于《周易》,下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周易》之名最早出现在《春秋左氏传》中,多次提到“周易”。
B. 从《周易》内容看,包含着变化的思想,《周易》中这种变化被《易传》深刻地、明确地阐发出来。
C.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
D. 东汉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此后《周易》、《易传》并称为《易》。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6. 5. 关于《论语》和孔子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孔子提出要坚持真理。如孔子主张进谏,认为可以强谏,谏而不听,臣应继续坚持止或进以洁身。他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止。”
B. 孔子之前已有史伯和晏婴关于“和”、“同”、“平”等概念的讨论。孔子继承了他们的思想,把“和同之辨”推进了一步,他首先就如何在处理社会关系来展开这一论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 随着礼乐的崩坏,在西汉礼治思潮中,孔子和他的学生把礼的功用直接加以拓展,提出了“礼为贵”的命题。这一命题的首要意蕴是指礼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等级的固化。
D. 在西周礼乐文明中,“法”作为一种和谐血缘情感,协调“礼”所涉及的各种关系的手段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7. 6. 关于孔子的为人及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 轻财好义,安贫乐道
C.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 依时而行,权变济世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8. 7. 关于《论语》,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B. 《论语》由孔门弟子集体结集,反映了儒家后学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C. 《论语》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全书体现了人重于物,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D. 《论语》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求大同,存小异,维持社会的平衡,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但由于时代限制,对于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施恩德却少有提及。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09. 8.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观其志”的“其”意为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B. “观其行”的行是指行走的方向。
C. "无改于父之道"是指不违背父亲制定的规范或父亲坚持的信念理想。
D. 三年意为一个较长的时间。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0. 9.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鲁大师中的“大师”是乐官名
B. 翕(xī):意为合,聚,协调。
C. 纯:纯粹。纯如,纯粹的样子。
D. 皦:音节分明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1. 10.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恻隐之心,仁也;差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B. 恻隐之心,义也;差恶之心,仁也;恭敬之心,智也;是非之心,礼也。
C. 恻隐之心,礼也;差恶之心,仁也;恭敬之心,义也;是非之心,礼也。
D. 恻隐之心,义也;差恶之心,仁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2. 11. 古文经学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手定的,先有孔子然后有六经,孔子之前无所谓经,孔子是开辟经学的创始人。今文经学派则认为,六经不过是古代传下来的史料文献.并非始于孔子,但他们却往往把著作六经者假托为周公等所谓先圣。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3. 12. 隋唐时期的儒学家们大讲“存天理、弃人欲”,强调三纲五常,标榜自己是儒学的正统。所谓理学.不过是把先秦的思孟学派、汉代的公羊学以及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佛学等思想揉合在一起的产物,是儒家天命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4. 13. 自曹魏以后,朝廷在选拔人才方面,确立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儒家的经术,对于读书人登上仕途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5. 14. 黄宗羲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车》等重要著作,开创了清代考据学风的先河。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6. 15. 汉代的儒家内部分为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这两个学派各仅门户,各有师法,它们对孔子的评价、对六经的解释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等部存在很大分歧。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7. 16. 儒家的经义同老庄思想结合起来,发展为玄学.就是唐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的一大特点。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8. 17.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道家学说被奉为统治思想。统治者利用这个精神武器巩固了内己的统治地位、发展了封建文化,最后也用它来摧残新的 主思想的萌芽,阻止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曾经长时期地习倔于把道家的些重要著作视为经典,把它们称为“经”。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19. 18.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总集,共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论语》为孔门弟子辑录整理而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0. 19. 孔子继承西周以来把“礼”作为经国之术的思想,形成了以礼乐教化安邦治国的思想体系。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1. 20. “初九:潜龙勿用”出自《周易》的乾卦。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2. 21. 《大壮》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此爻前半部分是记录了古代发生的一件事:将羊丢失在牧场中。《周易》作者用这件事说明占得此爻要丧失钱财。但却又告诉人们不要后悔。这一爻包含这样的意思:虽遇到丢失钱财这样的坏事,但“无悔”。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3. 22. 孔子作为中国几千年来尊奉的圣人,他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4. 23. 《系辞》发挥了儒家伦理传统,从社会、人生道德角度注释《周易》,使《周易》变成一部道德修养的书。《周易》作为占筮之书,本无伦理之说教,但由于《系辞》把儒家道德思想广泛引进《周易》中,使《周易》性质有所变化,使《周易》既具有占筮功能,又有教人修心养性的功能。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5. 24. 班固《汉书・艺文志》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就是说:《周易》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 圣人完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6. 25.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7. 26. “子之所慎,齐、战、疾”。文中的“齐”指的是齐国。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8. 27.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后天习得,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29. 28.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文中“束脩”指的是捆成束的布帛,代指财物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0. 29.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文中提及的“韶”指的是人名。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1. 30. “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2. 31. 关于国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个国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所有学术与文化的总和。
B. 国学的范围很难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看法。
C. 国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传统古箱分类中的经、史、子、集四大类。
D.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先秦诸子或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3. 32. 关于《周易》的成书及作者,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周易》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人的作品。
B. 史书有一种说法,《易传》是孔子晚年的作品。
C. 历史上有文王作《周易》的说法。
D. 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易传》是西汉时期的著作。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4. 33. 关于《周易》,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乾卦用阳、用健,修德进业,自强不息,隐含中华龙文化奥秘;乾卦为入易之门,其中智慧无穷。
B. 乾卦是纯阳之卦,它的总体形象就是龙,乾卦的六爻好比一条龙的六个发展阶段,亦即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
C. 坤卦用柔、用顺,顺以承乾健,柔以用之道,隐含老子人法地修身奥秘。乾坤互根,阴阳相生,涵盖宇宙自然,包罗天地万物。
D. 乾坤两卦卦强调“厚德载物”,这也应该是我们的人生哲学,像大地一样宽广、厚实,宽容待人,海涵万物。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5. 34. 《论语》的作者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孔子弟子
D. 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6. 35. 关于“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句出自《中庸》
B. 郊社之礼指的是祭祀天地之礼
C. 禘尝指的是四时祭祀
D. 此句为孟子所言。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7. 36. 宋代经学的特点是,儒家学者们大都不顾旧有的传注,他们往往抛弃传统的训注、义疏,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指人的本性及其根源),因此被 称为“性理之学”,简称“理学”。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8. 37. 其实把典籍称之为经.最初并不始于儒家著作。先秦时期的经书并非专指儒家著作,例如庄子就把墨子的著作称为《墨经》。以后随着封建思想文化的发展,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逐渐把经书限于儒家的重要典籍。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39. 38.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0. 39. 广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1. 40. 《周易》卦爻辞,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取象,说明事理;另一部分是断语。所谓取象,就是叙述一件事,或描述某一自然现象,以此说明一个道理。所谓断语,就是下结论,多用吉、凶、悔、吝等辞。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2. 41. 现今传世的《周易》中,还包括解释经文的传,称为八翼。十翼是由《彖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象》上下、《杂卦》等 八部分组成的。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3. 42. 曾子说的“日三省吾身”,反思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使民以时乎?”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4. 43. 《周易》从起源时期起就不是是一部占卜算卦的书,书中重点讲到阴阳二者之间的矛盾变化,反映了古人的某些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5. 44. 孔子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不仅没有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他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后代正直知识分子的主要特征。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6. 45.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白者”指头发斑白的人。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7. 46.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意思是: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 也不必再追究了。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8. 47. “哀公问社于宰我”,其中社指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49. 48.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指君主要发扬全民健身、养生,形成好的卫生习惯。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50. 49. 孔子在《论语》中对管子进行了评价,指出他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出发点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
151. 50.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句子中的“从之”,是指音乐演奏跟随内心的情感。
答案:请关注【渝开搜题】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