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题库网

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真题库|作业答案|复习资料一站式下载平台

福建开放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5-26 02:49:35 浏览:5次 评论:0
摘要:福建开放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复习笔记框架,供参考。福建开放大学的期末考试通常会围绕课程核心知识点展开,建议结合教材和课程重点进行系统复习。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
扫码关注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福建开放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复习笔记框架,供参考。福建开放大学的期末考试通常会围绕课程核心知识点展开,建议结合教材和课程重点进行系统复习。

福建开放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复习笔记

一、考试形式与题型

1. 题型分布(以往年试卷为例):

- 选择题(20分):考察基本概念和方法。

- 简答题(30分):核心概念、步骤、方法的简要说明。

- 论述题/案例分析题(30分):综合应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 设计题(20分):设计调查方案、问卷或抽样方法。

2. 复习建议:

- 熟记概念和术语,理解其内涵和区别。

- 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步骤。

- 结合案例分析,练习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

- 复习教材中的经典方法(如问卷设计、抽样技术)。

二、核心知识点复习

1.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

- 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系统收集和分析社会现象数据,以回答问题或检验假设的科学活动。

- 研究类型:

- 描述性研究(描述现状)。

- 解释性研究(分析原因)。

- 探索性研究(初步了解问题)。

- 研究原则:客观性、科学性、伦理规范。

2. 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

- 选题与假设:

- 选题标准:重要性、可行性、创新性。

- 假设的提出:理论推导或经验观察。

- 研究设计:

- 研究类型选择(定量/定性)。

- 数据收集方法(问卷、访谈、观察、实验等)。

- 抽样方法:

- 概念:抽样框、样本、抽样误差。

- 抽样技术:

- 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 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滚雪球抽样、判断抽样)。

- 数据收集:

- 问卷设计:

- 问卷结构:标题、说明、问题、编码。

- 问题类型:封闭式、开放式、量表式。

- 设计原则:清晰、无歧义、避免诱导。

- 访谈法:结构式、半结构式、非结构式访谈的区别与适用场景。

- 观察法: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 数据分析:

- 定量分析:统计描述(均值、标准差)、推断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

- 定性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编码、案例比较。

- 撰写报告:结构、逻辑性和结论的呈现。

3. 社会调查的伦理规范

- 核心原则: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 匿名与保密(保护受访者隐私)。

- 避免伤害(不诱导、不歧视)。

- 研究透明(如实报告方法和结果)。

4.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 维度 | 定量研究 | 定性研究 |

|-|--|--|

| 数据类型 | 数值数据(如问卷、实验) | 文字、图像、访谈记录 |

| 方法 | 统计分析、假设检验 | 主题分析、案例比较 |

| 目的 | 测试理论、概括结论 | 探索现象、理解深层原因 |

| 样本规模 | 大样本 | 小样本 |

| 代表性 | 追求总体代表性 | 强调案例典型性 |

5. 问卷设计常见问题

- 问题设计错误:

- 问题歧义(如“您是否满意?”缺乏具体对象)。

- 诱导性提问(如“您难道不认为……?”)。

- 双重问题(将两个问题合并为一个问题)。

- 量表设计:

-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1-5分或1-7分评分。

- 语义差异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正反向形容词。

6. 抽样技术的应用

- 概率抽样:适用于需要推广结论的研究。

- 分层抽样:按人口特征分层后抽样,提高代表性。

- 整群抽样:以群体为单位抽样,节省成本但误差较大。

- 非概率抽样:适用于探索性研究或资源有限的情况。

- 滚雪球抽样:适合难以接触的群体(如特殊职业)。

7. 数据分析工具

- SPSS:常用统计分析软件,掌握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回归分析等。

- Excel:基础数据整理与可视化(图表制作)。

- Nvivo:定性数据分析工具(可选)。

8. 社会调查中的常见偏误

- 抽样偏误:抽样框不完整、样本选择偏差。

- 测量偏误:问题设计不当、受访者理解偏差。

- 回答偏误:社会期望效应、记忆误差。

- 分析偏误:统计方法误用、结论过度推断。

三、高频考点与参考答案示例

1. 简答题示例

题目: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流程。

参考答案:

1. 确定研究问题与假设;

2. 制定研究设计(方法、样本、工具);

3. 数据收集(问卷、访谈、观察等);

4. 数据整理与分析(统计或定性分析);

5. 结论撰写与报告;

6. 成果应用与反思。

2. 论述题示例

题目:比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优缺点,并举例说明其适用场景。

参考答案:

- 定量研究:

- 优点:数据标准化、可推广、适合验证假设。

- 缺点:难以深入解释原因、灵活性低。

- 适用场景:大规模人口普查、政策效果评估。

- 定性研究:

- 优点:揭示深层原因、灵活适应复杂情境。

- 缺点:结果难以量化、无法推广。

- 适用场景:新领域探索、文化现象研究。

3. 设计题示例

题目:设计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卷调查,列出核心问题与量表。

参考答案:

- 问题设计:

1. 您的性别?(单选:男/女)

2. 您的年级?(单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 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哪些方面?(多选:经济压力/家庭期望/竞争激烈/信息不足)

4. 您对就业压力的主观感受如何?(量表:1-非常低,5-非常高)

- 量表示例:

- 使用李克特5级量表评估压力程度,如:“我经常感到就业压力很大”(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四、复习策略

1. 教材重点:

- 第2章(研究设计)、第4章(抽样技术)、第6章(问卷设计)、第8章(数据分析)是高频考点。

2. 案例分析:

- 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如社区调查、消费行为研究)理解方法应用。

3. 实践作业:

- 期末考试可能涉及课程作业中的调查方案设计,需重点复习。

4. 模拟练习:

- 通过往期试题(如选择题、简答题)巩固基础概念。

五、注意事项

1. 考试内容:

- 侧重方法论的理解与应用,而非单纯记忆术语。

2. 答题技巧:

- 论述题需分点作答,结合理论和实际案例。

- 设计题需逻辑清晰,步骤完整(如问题从易到难排列)。

3. 时间分配:

- 选择题和简答题控制在30分钟内,留足时间给论述题和设计题。

六、推荐参考资料

1. 教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著)。

2. 福建开放大学课程平台中的课件

文章目录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