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题库网

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真题库|作业答案|复习资料一站式下载平台

上海开放大学无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5-26 02:39:05 浏览:6次 评论:0
摘要:上海开放大学无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份针对上海开放大学《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期末复习笔记,涵盖考试重点、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供参考: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
扫码关注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上海开放大学无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份针对上海开放大学《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期末复习笔记,涵盖考试重点、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供参考:

上海开放大学《公共政策分析》期末复习笔记

一、课程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

1. 公共政策的定义

- 公共政策是政府或公共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案。

- 政策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象征功能。

2. 公共政策分析的学科性质

- 属于公共管理学的分支,结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

- 研究目的: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民主性,优化政策效果。

3. 公共政策的基本过程

- 政策过程模型:

- 传统模型:理性主义模型(拉斯韦尔)

- 系统模型:伊斯顿的系统理论模型

- 过程模型:戴伊的渐进主义模型

- 政策周期模型:问题认定→政策规划→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调整或终止。

4. 政策工具

- 经济工具:税收、补贴、价格管制。

- 行政工具:命令、规制、直接服务。

- 社会工具:信息宣传、社区动员、公众参与。

二、考试重点章节与知识点

1. 政策问题的认定

- 问题认定的条件:客观存在性、主观确认性、公共性、政策性。

- 问题认定的途径:议程设置(内源性与外源性)、媒体曝光、利益集团推动。

2. 政策规划与设计

- 规划步骤:目标设定、方案设计、方案评估(成本-效益分析、可行性分析)。

- 政策方案设计原则:公平性、效率性、合法性、可操作性。

3. 政策执行

- 执行偏差的类型:象征性执行、附加性执行、替代性执行、观望性执行。

- 影响执行的因素:政策资源、执行机构能力、目标群体接受度、环境变化。

4. 政策评估

- 评估方法:前后对比法、实验法、参与式评估、成本-效益分析。

- 评估主体:政府内部评估、第三方评估、公众参与评估。

5. 政策终结

- 政策终结的形式:政策替代、政策合并、政策分解、政策缩减、政策废止。

- 政策终结的阻力:政治阻力、行政惯性、利益集团反对、公众抵触。

6. 政策分析方法

- 定性分析: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

- 定量分析:统计分析、计量模型、模拟预测。

7. 政策案例分析

- 典型政策案例:

- 中国公共政策案例:精准扶贫、垃圾分类、户籍制度改革。

- 国际案例:美国医保改革(奥巴马医改)、欧盟碳排放政策。

三、常见考试题型与答题技巧

1. 选择题(约20分)

- 考察重点:基本概念、政策过程模型、政策工具类型。

- 答题技巧:

- 熟记核心定义和分类(如政策工具、政策类型)。

- 注意排除干扰项,结合政策过程模型判断正确选项。

2. 简答题(约30分)

- 考察重点: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政策评估的要素等。

- 答题技巧:

- 分点作答,逻辑清晰。

- 简明扼要,突出关键词(如“政策规划四要素”“政策评估的三个阶段”)。

3. 论述题(约30分)

- 考察重点:政策制定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失败的原因及改进策略、公共政策的伦理考量等。

- 答题技巧:

- 结合理论框架(如戴伊模型、多源流模型)展开分析。

- 引用案例或现实问题增强说服力。

- 结构建议:观点+理论依据+案例支持+结论。

4. 案例分析题(约20分)

- 考察重点:运用政策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答题技巧:

- 仔细阅读案例,明确问题类型(如政策执行效果差、利益冲突)。

- 分析时需结合政策过程模型、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工具选择等知识点。

- 提出改进建议时,需具体可行(如增加资源投入、优化执行流程)。

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问题:以下哪项属于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

A. 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

B. 通过法规禁止污染行为

C. 通过宣传倡导环保理念

D. 通过试点项目验证政策效果

答案:A(分配资源以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二)简答题

2. 问题:简述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 政策本身原因:目标模糊、方案不完善、资源不足。

- 执行机构原因:能力不足、部门利益冲突、官僚主义。

- 外部环境原因:目标群体抵触、社会环境变化、政治压力。

(三)论述题

3. 问题:结合实例,论述利益相关者分析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要点:

- 作用:

1. 识别关键利益群体:如环保政策中的企业、公众、环保组织。

2. 预测政策阻力:通过分析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3. 促进政策合法性:吸纳多元意见,提高政策的接受度和公平性。

- 案例:

- 中国垃圾分类政策:政府需协调居民、环卫部门、企业(如垃圾处理公司)的利益,通过协商减少执行阻力。

- 美国医保改革:需平衡保险公司、医疗机构、低收入群体等多方利益,避免政策僵局。

- 结论:利益相关者分析是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步骤。

(四)案例分析题

4. 案例:某市推行“限塑令”后,超市塑料袋使用量下降,但黑市塑料袋泛滥。请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答案要点:

- 原因分析:

1. 政策执行不力:监管覆盖不足,执法力度薄弱。

2. 替代性执行:部分商家未严格执行规定,转向黑市采购。

3. 公众习惯未改变:消费者仍依赖低价塑料袋,缺乏环保意识。

- 改进建议:

1. 加强监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突击检查,提高违规成本。

2. 完善政策设计:提供可降解塑料袋补贴,或鼓励布袋等替代品。

3. 公众教育:通过媒体宣传和社区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4. 多方协作:与企业、环保组织合作,共同推动政策落实。

五、复习建议

1. 重点回顾:

- 政策过程模型(尤其是戴伊的渐进主义模型)。

- 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评估方法、政策终结的阻力与策略。

2. 案例结合:

- 准备1-2个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其政策问题、执行效果及改进方向。

3. 答题规范:

- 论述题需分点论述,逻辑清晰;案例分析题需结合理论框架,避免空泛。

4. 参考教材:

- 《公共政策分析》(上海开放大学指定教材)、《政策科学》(安德森著)。

六、高频考点总结

- 政策问题认定:议程设置的内外源性路径。

- 政策执行:戴伊模型中的渐进主义与执行偏差类型。

- 政策评估:成本-效益分析与第三方评估的优势。

- 政策工具:经济工具与行政工具的区别及适用场景。

- 伦理与公平:政策制定中的公平原则与伦理冲突(如效率与公平的权衡)。

七、注意事项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可能包含开放性论述题。

2. 时间分配:选择题(20分钟)、简答题(30分钟)、

文章目录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