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题库网

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真题库|作业答案|复习资料一站式下载平台

江苏开放大学无社会调查方法学习行为评价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5-23 01:08:19 浏览:4次 评论:0
摘要:江苏开放大学无社会调查方法学习行为评价 江苏开放大学《社会调查方法》学习笔记与心得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国家开放大学
扫码关注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江苏开放大学无社会调查方法学习行为评价

江苏开放大学《社会调查方法》学习笔记与心得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方法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面向成人教育学生)

学习形式:线上自主学习+线上直播答疑

学习周期:2023年9月—2023年12月

课程目标: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培养独立设计调查方案、实施调查并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与收获

1. 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 核心概念:社会调查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收集、分析社会现象数据,以揭示社会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式。

- 学习体会:

- 理解了社会调查与日常观察的区别,认识到科学调查需要严谨的设计和标准化流程。

- 明确了社会调查的“目的性”特征,例如政策评估、市场调研或学术研究的不同需求。

2. 研究设计与选题

- 关键知识点:

- 研究问题的提出:需基于文献综述和现实需求,如“江苏省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现状调查”。

- 研究假设的构建:通过变量间关系提出可验证的假设,例如“年龄与数字技术使用频率呈负相关”。

- 研究类型的划分: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的区别。

- 实践应用:

- 在课程项目中,我以“大学生兼职动机与就业倾向的关系”为题,设计了研究框架,明确了变量定义(如“动机”分为经济需求、经验积累等维度)。

3. 抽样方法与样本选择

- 核心方法:

- 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 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判断抽样、雪球抽样。

- 学习难点与突破:

- 初学时混淆了分层抽样与分群抽样的区别,通过案例对比(如“按性别分层抽样” vs. “按班级整群抽样”)加深理解。

- 实践中发现,非概率抽样虽省时,但结果可能偏差较大,需根据研究目的权衡。

4. 数据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

- 设计要点:

- 问题类型:封闭式问题(如李克特量表)与开放式问题的结合。

- 题项顺序:从简单到复杂,避免引导性提问。

- 案例反思:

- 在设计“大学生兼职动机”问卷时,原计划使用“您是否认为兼职影响学习?”的二元选择题,后改为“兼职对学习的影响程度”(1-5分量表),以获取更细致的数据。

(2)访谈法

- 技巧总结:

- 结构化访谈需严格按提纲执行,半结构化访谈则允许灵活追问。

- 注意倾听技巧,如避免打断受访者,通过复述确认理解。

- 实践体会:

- 在模拟访谈中,发现开放式问题容易导致受访者回答离题,需通过引导性语言(如“能否具体举例说明?”)聚焦主题。

(3)观察法

- 应用场景:

- 适合研究行为模式(如公共场所的社交距离),但需注意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

- 学习案例:

- 通过观察校园食堂的用餐行为,分析学生群体的消费偏好,体会到观察法的客观性优势。

5.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 统计工具:

- 掌握Excel基础统计功能(均值、标准差)及SPSS的描述性统计、交叉分析。

- 学习用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直观展示数据。

- 报告撰写要点:

- 结构清晰:摘要、方法、结果、讨论、结论。

- 结果与讨论区分:避免直接堆砌数据,需结合理论解释现象。

- 学习成果:

- 完成一份关于“大学生兼职动机”的完整报告,通过交叉分析发现“经济需求”与“专业相关性”是主要驱动因素。

三、存在的不足与反思

1. 理论深度不足:对复杂统计方法(如回归分析)的理解停留在操作层面,缺乏数学推导的掌握。

2. 实践操作局限:受疫情影响,实地调查机会有限,部分案例依赖二手数据,真实性存疑。

3. 时间管理问题:线上学习自律性不足,导致初期进度滞后。

四、未来改进计划

1. 深化理论学习:计划选修《统计学基础》课程,补足数学知识短板。

2. 参与实践项目:加入校内课题组,争取参与真实的社会调查项目(如社区需求调研)。

3. 提升工具技能:学习R语言或Python进行数据分析,替代SPSS的局限性。

4. 加强学术写作:通过阅读经典社会学论文,学习如何将数据与理论结合。

五、总结

通过《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从选题到报告的全流程技能,更深刻体会到“数据背后是人”的研究伦理。未来,我将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如市场调研),同时保持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让理论真正服务于实践。

笔记日期:2023年12月20日

笔记人:XXX(学生姓名)

附录:

- 课程教材:《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2020年版)

- 实践成果:《大学生兼职动机与就业倾向关系研究》调查报告(节选)

- 学习资源:中国大学MOOC《社会调查方法》(主讲人:李强教授)

通过以上结构化笔记,既梳理了知识脉络,也记录了个人思考与成长轨迹,为后续学习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章目录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