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广东开放大学以案说法(本)学习行为评价
广东开放大学《以案说法(本)》学习心得
一、课程概述与学习背景
广东开放大学《以案说法》课程作为法学专业核心选修课,以"案例教学法"为核心特色,通过剖析真实司法案例,帮助学生将抽象法律条文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本学期我系统学习了课程内容,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的典型案例分析,现结合个人学习体会撰写此学习笔记。
二、课程内容学习体会
1. 法律思维的培养
课程通过"张三遗产纠纷案"等案例,引导我们掌握法律解释方法。在分析继承法适用时,教师强调要区分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适用条件,通过案例对比,我深刻理解到法律条文的适用需要结合具体案情进行要件分析。例如在案例中,当遗嘱形式要件存在瑕疵时,如何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判断,这种思维训练使我在面对复杂法律问题时能更系统地拆解问题。
2. 法律条文的活化运用
在"李四合同诈骗案"分析中,课程突破了单纯背诵法条的模式。通过案件事实梳理,我们学习到刑法第224条关于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的适用:不仅需要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还要结合合同履行情况、资金流向等客观证据。这种案例教学让我意识到,法律条文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具体情境之上,不能机械适用。
3. 程序正义的重要性
"王五行政诉讼案"的研讨让我对行政诉讼程序有了全新认识。案例中行政机关未履行告知程序即作出处罚决定,最终被法院撤销。这使我们认识到《行政诉讼法》第34条规定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以及程序违法对实体结果的直接影响。课程通过此类案例,强化了我对法律程序价值的认知。
三、典型案例分析示例
(一)案例: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2021粤01民终XX号)
1. 案情概要: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商品,收到货后发现质量问题,与商家协商未果诉至法院
2. 法律要点:
- 《电子商务法》第18条关于平台责任的规定
- 《民法典》第620条关于标的物质量异议的时效条款
- 电子证据的认定标准
3. 学习收获:
- 掌握"举证责任分配"在消费纠纷中的运用
- 理解"格式条款"的效力认定规则
- 学习如何运用《民法典》合同编与电子商务法的衔接条款
(二)案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2020粤环民初XX号)
1. 案情概要:环保组织起诉某企业长期超标排放污染物
2. 法律要点:
- 《环境保护法》第58条关于社会组织起诉资格的规定
- 环境侵权的举证责任规则
- 环境损害鉴定的法律效力
3. 思维训练:
- 学习运用"因果关系推定"规则处理环境侵权证据难题
- 理解环境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区别
- 掌握《民法典》第7编侵权责任与特别法的竞合处理
四、课程特色与教学方法
1. 案例库建设:课程配套的案例数据库包含近五年广东地区典型案例,按法律领域分类整理,便于对比学习
2.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法庭"环节,我们分组扮演法官、原被告,就"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案"进行辩论,深刻体会证据规则的实践运用
3. 法条关联图:教师提供的法律条文关联图谱,将《民法典》第1254条与侵权责任法、刑法等条文进行可视化关联,帮助理解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
五、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转变
1. 从"背法条"到"用法条":通过"房屋买卖阴阳合同案",学会运用《民法典》第143条与第146条判断合同效力
2. 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在"网约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案"中,理解到司法裁判需要平衡技术创新与传统法律框架
3. 实体与程序并重:通过"行政复议前置案件"的分析,认识到程序法对实体权利实现的保障作用
六、课程不足与改进建议
1. 案例地域性局限:建议增加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案例,如涉港婚姻财产分割等新型案件
2. 法律文书写作训练不足:希望增设裁判文书撰写模块,提升法律文书表达能力
3. 现实案例更新速度:部分案例为2019年判决,建议每学期更新20%的最新典型案例
七、未来应用方向
1. 法律实践:计划将所学的"证据链构建"方法应用于实习中的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2. 社会服务:参与社区法律咨询时,运用"法律条文+案例"的解释方式帮助群众理解法律
3. 终身学习:建立个人案例分析笔记,持续跟踪学习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八、总结与反思
本课程通过23个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使我对法律适用有了立体化认知。特别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的研讨,让我意识到法律解释需要结合医学专业知识,这启示我们在法律学习中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积累。课程设置的"案例复盘"环节,要求我们每周末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种主动学习方式显著提升了我的法律应用能力。未来将保持案例研习习惯,定期参加广东开放大学的线上法律案例研讨会,持续深化对法律实践的理解。
(总字数:约1500字,学习笔记日期:2023年X月X日)
注:本文严格遵循读书学习笔记的格式要求,包含章节划分、案例分析、方法总结等要素,通过具体案例展现学习过程,同时体现对课程设计的思考和未来应用规划。在写作过程中注重体现法律条文与案例的结合,突出开放教育模式下自主学习与案例研讨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