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2025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贰卷)
赠梦于人,星火永传
"昨夜闲潭梦落花"的怅惘,"我欲因之梦吴越"的浪漫,"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情,千年前的诗行至今仍在叩击着我们的心扉。这些穿越时空的梦境,恰似文明长河中的点点星火,照亮了人类共同的精神原野。当我们将自己的梦境赠予他人,便是在传递这永恒的精神火种,让文明的星河永远璀璨。
历史长河中,那些赠梦者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人类文明的航程。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里,飞天的衣袂飘过千年风沙,将古人对极乐世界的想象凝固成永恒。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将对生命哲思的梦境镌刻在会稽山阴的流觞曲水间。这些赠予后人的精神遗产,让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在先人的梦境中找到共鸣,正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庄周之梦,将对自由的向往化作永恒的精神坐标。
现代科技赋予了赠梦者更广阔的翅膀。当敦煌研究院用数字技术复原出斑驳壁画中的青绿山水,当故宫博物院通过全息投影让《千里江山图》在夜空中流动,我们正以超越时空的方式传递着古人的梦境。在贵州天眼接收的电磁波里,在量子计算机模拟的微观世界中,科学家们将探索宇宙的梦境转化为可共享的智慧。正如敦煌藏经洞的经卷曾沿着丝绸之路传向远方,今天的数字敦煌正通过光纤网络向世界讲述东方的梦境。
站在2025年的科技浪潮之巅,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赠梦于人"的理想。脑机接口技术让意识上传成为可能,虚拟现实构建出共享的梦境空间,人工智能则能将模糊的梦境转化为可视化的艺术。但比技术更珍贵的,是人类始终如一的赠梦之心。就像敦煌画工在幽暗洞窟中描绘极乐世界的执着,就像张骞出使西域时带着对未知文明的向往,这种将内心图景化为永恒馈赠的精神,才是文明传承的真正密码。
从甲骨文上刻下的第一个象形符号,到量子计算机中跃动的光子,人类始终在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内心的梦境。这些梦境或如星火微芒,或如银河璀璨,最终汇聚成照亮文明前路的永恒光亮。当我们以科技为舟,以人文为帆,将心中的梦境赠予他人时,便是在续写这份跨越千年的精神契约——让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在前人的梦境中找到归宿,在自己的梦境中创造新的可能。这或许就是文明最动人的模样:我们既是追梦者,也是赠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