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作业辅导
扫码关注
论文指导
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黑龙江开放大学幼儿游戏与玩具学习行为评价
黑龙江开放大学《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学习笔记
课程概述
《幼儿游戏与玩具》是黑龙江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掌握玩具设计与选择的科学方法,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本课程通过线上视频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作业等形式展开,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强调游戏在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学习内容总结
一、幼儿游戏的理论基础
1. 游戏的本质与价值
- 游戏是幼儿的“工作”(福禄贝尔观点),是其探索世界、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
- 游戏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如问题解决能力)、社会性发展(如合作与沟通)、情感发展(如情绪调节)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如大肌肉和精细动作)。
- 教育意义:游戏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游戏的类型与分类
- 按活动形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等。
- 按教育目标:认知类游戏、语言类游戏、社会性游戏。
- 按参与主体:个体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
3. 游戏环境创设原则
- 安全性:玩具材料无毒、边缘圆滑,空间布局避免尖锐物体。
- 开放性:提供可组合、可变化的玩具(如积木、拼图),鼓励幼儿自主探索。
- 文化适应性:结合地域文化设计游戏(如黑龙江的冰雪主题游戏)。
二、玩具的选择与设计
1. 玩具的教育功能
- 年龄适宜性:根据幼儿不同发展阶段选择玩具(如3岁前以感官刺激玩具为主)。
- 材料多样性:自然材料(木头、布料)与现代材料(塑料、电子玩具)结合,平衡环保与功能性。
- 低结构玩具:如积木、橡皮泥,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优于高结构玩具(如遥控车)。
2. 玩具设计的实践案例
- 案例1: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积木”,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与动手能力。
- 案例2:设计“角色扮演箱”(包含医生、厨师等职业道具),促进社会性角色认知。
- 案例3:结合黑龙江冬季特点,设计冰雪主题玩具(如冰块搭建模具、雪地迷宫游戏)。
3. 玩具的安全隐患与规避
- 小零件风险:避免3岁以下幼儿接触易拆卸的小部件,防止误吞。
- 噪音与视觉刺激:电子玩具音量需适中,避免荧光色过度刺激。
- 定期检查:玩具需定期消毒、修补破损处,确保长期使用安全。
三、游戏与教学的融合策略
1. 游戏化教学设计
- 目标导向: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任务(如用“超市购物”游戏教数学计算)。
- 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导入等方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2. 观察与指导技巧
- 观察记录:使用“时间取样法”或“事件取样法”记录幼儿游戏行为,分析其发展水平。
- 教师介入时机: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提供适度支持,避免过度干预其自主性。
3. 家园共育
- 家长工作坊:指导家长利用家庭资源(如厨房工具、自然材料)开展亲子游戏。
- 玩具共享计划:鼓励家庭间交换玩具,减少资源浪费并丰富幼儿游戏体验。
学习收获与反思
1. 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作用
- 课程通过“设计一款适合3-4岁幼儿的户外游戏”作业,让我深刻理解了玩具与游戏的适配性。例如,我设计的“彩虹跳格子”游戏(用彩色布料拼贴地面,结合数字与颜色认知),既锻炼了幼儿的运动能力,又融入了数学元素,体现了游戏的教育价值。
2. 对本土文化的再认识
- 黑龙江的冬季寒冷漫长,课程中提到的“冰雪游戏”启发我思考如何利用地域特色开发游戏资源。例如,组织幼儿用冰块搭建“冰雪城堡”,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感知自然现象,同时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3. 对幼儿主体性的重新理解
- 通过案例分析,我意识到“教师应成为游戏的支持者而非主导者”。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可能将“医院”场景延伸为“太空医院”,教师应尊重其创意,而非强行纠正主题。
4. 技术工具的应用
- 课程推荐的“幼儿游戏观察APP”(如“EduCare”)帮助我系统记录游戏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幼儿在合作游戏中的互动模式,为个性化指导提供了依据。
未来应用方向
1. 实践层面
- 在幼儿园工作中,计划创建“玩具资源库”,分类整理玩具并标注适用年龄与教育目标,供教师参考。
- 设计“季节主题游戏月”,如春季的“自然探索”、冬季的“冰雪奇趣”,增强游戏与环境的关联性。
2. 研究层面
- 拟开展“农村幼儿园玩具资源匮乏问题的对策研究”,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玩具制作方案。
- 通过对比实验,分析电子玩具与传统玩具对幼儿专注力的影响差异。
3. 反思与改进
- 需进一步学习特殊儿童游戏设计方法,确保所有幼儿都能平等参与游戏。
- 加强对“游戏评估工具”的学习,以更科学地衡量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成效。
结语
《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不仅深化了我对学前教育本质的理解,更让我意识到:游戏不是教育的附属品,而是儿童成长的核心载体。未来,我将秉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结合黑龙江本土资源,设计出更具文化特色、教育价值和趣味性的游戏与玩具,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笔记撰写人:XXX
日期:2023年X月X日
参考文献:
1.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2. 黑龙江开放大学《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讲义
3.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